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文章
《峨眉山诗》序
作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 永寿法师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116更新时间:2009-11-13 15:40

  诗者,寄情于中而形于言,其言之至于嗟叹永歌者也;禅者,定也,心注一境、正审思虑,为三学之要津、觉悟之坦途。以禅入詩,诗得禅理之助,可宏深其內容,意境得以提升;以诗示禅,探禅法之奥堂,发圣教之幽微,禅理于此显现。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佛烟若水,弥漫其身,梵音回落,植之经文。布金、古德、旃檀,手植三林,僧众之愿力;佛光、圣灯、云海,金顶三相,天地之造化;华藏、万年、禅院,三大中心,菩萨之加被。文化自然,和谐相融,峨眉山水,秀逸永存。

  普贤之行,峨眉之秀。古今文人雅士,感于菩萨之德泽远披、山水之形胜,洗心向慕,不远万里来朝,多有咏叹。

  乐山、乐水、乐峨眉,敬天、敬地、敬普贤。峨眉周聪居士,清雅之士,既文既诗,亦禅亦史。自幼受其家父诗书之熏染、灵山秀水之浸润,徉徜峨眉山水、静听晨钟暮鼓,静学敏悟,好诗舞文,精于普贤道场历史之研究,长于峨眉山禅诗之创作。

  诗之魂来自心灵,心之悟受之天地。周居士居峨眉三十载,喜南山之境、求采菊之趣,独往郊野、放闲山泉,入古寺、听梵音、品茶香,颇有魏晋遗风。其诗常现山林、明月、白云、清泉、古寺、梵音、禅茶,散发出朴素淡雅、与世无争之气。周居士久居普贤道场,有缘亲近三宝,受其感染,诗中常流露出对禅者的敬仰。他能随心而行、随处而安,每入山寺,则能静心体验、与之共鸣,而得精神之超越、灵性之觉醒。

  苦吟三十载,磨心以成诗。日积月累,周居士作峨眉禅诗二百余首,蔚为大观也。品其诗作,感其亲近自然、闲淡清虚之心境;参禅悟道、心性修持之功夫;不拘形式、驱笔抒怀之格调。寄心灵于普贤道场、求诗作之佛心禅韵,其心、其情、其才,难能可贵。

  以禅入诗是诗之意境,以诗表禅是禅之方便。禅是一种心境,一种智慧,禅境的获得与人的悟性有关,望周居士在今后的创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尺。

  《禅与诗—峨眉山诗词》即将付梓,作者嘱予为之作序,吾感其心之诚、诗之韵,且峨眉山诗为峨眉山佛教五种文化之一支,遂乐之。

  诗文韵律似参禅,词赋易求悟字难。

  若未修持尘未息,岂能禅味用诗传。

  随缘巧遇峨眉客,放逸山泉自隐寒。

  闲谈清虚心已静,涂诗填词意超然。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53082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