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妙共品"指与峨眉山佛教密切相关的五种世俗文化。经过长期思索,永寿法师认为: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峨眉山佛教的发展应根据地缘文化特点和信仰特征,以普贤文化为核心,发展"五妙共品",践行"人间佛教"。"五妙共品","妙"为善巧、巧妙、方便之意,是佛教接引众生之方便法门,"五妙"即以上所列的五种世俗文化,这五种文化伴随着峨眉山佛教的发展而发展,与峨眉山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千百年来峨眉山佛教应机化俗的重要手段,如峨眉武术在南北朝以后就成为了佛教徒调心修禅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世人陶冶情操、令入佛智的一个方便之门。五种世俗文化是峨眉山佛教徒在千百年中逐步形成的,体现了普贤菩萨精神。
峨眉梵呗
峨眉茶道
峨眉武术
峨眉素斋
峨眉诗画
果正老和尚
果正老和尚生于1923年,四川省峨眉人,1936年发心在峨眉山仙峰寺礼上圣下康上人剃度出家。1949年于宝光寺礼上妙下能上人受具足戒,后调至位于高桥的灵岩寺常住。“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被迫离开寺院回到
照春老和尚
照春老和尚生于1925年,四川省峨眉人,1939年14岁时发心在峨眉山万佛顶出家,礼上寂下乐上人为师,并常住万佛顶。1945年,师在广汉龙居寺受具足戒, 1945年至1954年,师在峨眉山文昌寺常住。
永诵老和尚(1913~2010)
永诵老和尚生于1913年,四川遂宁人。1938年于金顶华藏寺礼上果下玲上人剃度出家,1940年于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具戒后于文殊院空林佛学院就读.随后常住金顶华藏寺,先后任知客、库头、副寺、维那等职。
神水通楚
峨眉山神水阁前,有一水池,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流出。这股清泉,传说是轩辕黄帝问道峨眉山时,特地从东海龙宫引来的瑶池玉液,称“玉液泉”。
峨眉《四女图》的传说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山市(市因山而名)境内,它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被列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名录》的峨眉山,是指大峨山,属邛崃山脉南段。当人们仰望雄峻巍峨的峨眉山时,往往
杜鹃花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云游和尚来峨眉山拜佛。他进寺庙后,只是叩拜,连香也不烧一柱,更不用说捐功德钱了。他上山以后,每座寺庙都要住上一两天,临走连感谢也不说一句。
天门石与枯叶蝶
相传女蜗氏炼石补天的时候,有一块石头从炉里滚了出来。那石头从天上往下掉,一直落到峨眉山上。从此,峨眉山就有了一块又高又大的石头,直插天穹。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328979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