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传佛教中,普贤菩萨与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分别表征了大乘佛教的行、愿、智、悲四种精神。他们被广大佛教信众视为悟入佛之知见的引导者,实践佛法和成就佛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楷模。
在四大菩萨中,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实践精神的体现者,被称为“大行菩萨”。这是由于他在回答善财童子参问时,提出了“十大行愿”,并认为只有修这十种广大行愿,才能成就佛的功德,其具体内容,记载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汉译本前后有三种:一为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六十卷,俗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二为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八十卷,俗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三为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四十《华严》”。在前两种译本中,虽然也都有《入法界品》,但都不完全,因此在普贤菩萨回答善财童子的问题中都没有涉及“十大行愿”的内容。唐般若翻译的“四十《华严》”,实际上全部都是《入法界品》的内容,也可能就是相传中十万偈《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完全本。其中,最后一卷就记载着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十大行愿”的详细内容。这一卷,因此也就以《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普门品》之名,作为一部独立的经而广为流通。
这部单品流通的经,内容虽然只是《华严经》的一小部分,但却可以说,它简要而充分地体现了《华严经》的主要精神。所以,相传有这样的说法:《普贤行愿品》中的“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
本经以普贤十大行愿为核心,以证入华严法界为宗旨,以利益广大有情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从而为汉地佛教各宗派所推崇。诵持普贤十大行愿,至今仍然是汉地一般佛教寺院和信众的常课,普贤十大行愿也成为各种忏仪的重要内容。此外,由于本经最后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成为由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转折。因而《普贤行愿品》后世也成了净土宗的要籍,以至于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称为“净土四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经和密宗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唐代密宗三大师之一,不空三藏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一卷),其内容即是《普贤行愿品》中偈颂部分的异译。在不空译的《行愿赞》后,还有《普贤行愿陀罗尼》一首。不空附记说:“每日诵普贤菩萨行愿赞后,即诵此真言。才诵一遍,普贤行愿悉皆圆满,三摩地人速得三昧现前,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获坚固法,速疾成就。”由此可见,普贤行愿在密教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密宗的许多仪轨也都按普贤十大行愿来组织。
以下,就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分别作一简要的分析,并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理解和体会。普贤菩萨告诉善财童子及诸菩萨关于成就佛功德应修的十种广大行愿是: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除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
对这“十大行愿”,普贤菩萨一一都有具体的阐释。
如对第一条行愿阐释说:
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里关于“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以及“一一佛所”,“一一身遍礼”等描述,都是《华严》“法界缘起”、“圆融无碍”等根本理念的发挥。尽管《华严普贤行愿品》以后为显密各宗所尊崇,但就其原本来讲,还是以《华严经》宗旨来立论的。因此,普贤菩萨所讲的“十大愿行”都要在这一前提下去实践,而修“十大行愿”的目的,也是为了证入《华严》“法界缘起”、“圆融无碍”这一“不思议解脱境界”。
与“礼敬诸佛”内容直接相关的一段话是:“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我认为,这段话里包含了四点内容:一是“起深信解”。学佛要从“信”开始,通过“信、解、行、证”,方能进入佛道。对佛的礼敬,正是“信”的一种表达方式。普贤菩萨的行愿不是一般的信,而是要“深信”,不仅如此,在“深信”的同时还要“深解”,而不是“盲信”、“迷信”。二是“如对目前”。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三世时时处处都有佛,“礼敬诸佛”即是礼敬十方三世一切佛,无论何时何处礼佛,十方三世诸佛都如在你的面前,不得分别,不起轻慢。三是“以清净身语意业”。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一般人礼敬诸佛,难免不带有这样那样的希求,盼望有所得,而普贤菩萨的行愿是以清净三业来礼敬诸佛,这是回归清净本性无所求、无所得的礼佛。四是“常修礼敬”。这里的关键是一个“常”字,即礼敬诸佛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是因为“虚空界”、“众生界”,乃至“众生业”、“众生烦恼”无有穷尽,因此对于诸佛的礼敬也无有穷尽,不应间断,不应懈怠。这一点也不仅是对第一条行愿的要求,而是对十大行愿的共同要求,所以在阐释完每一行愿的具体内容后,最后都有这样一段话:“我此××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也是大乘修证法门“六度”中“精进波罗蜜”的实践。
[NextPage]
对第二条行愿阐释说:
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从这段文字的表面意思来看,此行愿的具体内容是说,要以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处处、时时以最美好的言词来“称扬赞叹”如来的种种无量“功德”。其实,在实践称赞如来的行愿中,包含有更深的意义。众生皆具佛性,人人胎藏如来。你能如称赞如来功德那样,称赞众生的功德吗?其实,常常由于我执我慢心重,能不造恶口业就不错了。通过践行此行愿,当可除我慢心、恶口障。同时也是大乘修证法门“四摄”中“爱语摄”的实践。
对第三条行愿阐释说:
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在这段文字中虽然描述了许多美好的器物供养,如“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等等,但重点强调的是“法供养”,即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也就是供养如来。而行法供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等。这里所讲的法供养内容,包含了自度度他两个方面,前面三种供养体现化导众生,觉他度他的精神,后面三种供养则体现了上求菩提,自觉自度的精神。供养即是布施,是离除贪执障的最好方法。这是对“六度”法门中“布施波罗蜜”,以及“四摄”法门中“布施摄”精神最深刻的把握和实践。
对第四条行愿阐释说:
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有情众生的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根植于贪、嗔、痴三毒,成之于身、口、意所作之诸业。反省无始劫以来所造之恶业,则尽虚空界也装不下。菩萨告诉众生,只有如此认识,才能“诚心忏悔”,以“清净三业”不再造作诸种恶业。并且,永远保持住清净戒行的一切功德。佛法以戒、定、慧三学对治众生的贪、嗔、痴三毒。在三学中,戒学是根基。如《梵网经》中说:“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而戒又是根源于众生的清净本性,所以《梵网经》中又说:“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同前)于此可见,戒不是外加的约束,而是内心的自觉。只有深刻的反省忏悔,才能真正的改过,自觉地持清净行。这是对“六度”法门中“持戒波罗蜜”最好的阐发和实践。
[NextPage]
对第五条行愿阐释说:
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种种功德皆是成佛之资粮,为求无上菩提,当“不惜身命”,“勤修福聚”。然仅止于一己之功德,只赞叹自己的功德,起分别心,乃至嫉妒他人之功德,则将远离佛道。此行愿随喜赞叹六道四生,以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一切圣凡之功德。因为这些功德,都是众生们舍“头目手足”,经“一切难行苦行”而成就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随喜众生无量功德,既能除分别嫉妒障,又能获广大眷属报。随喜众生功德,与众生一起营造功德,成就功德,互为眷属,共同成就无上菩提。这也可以说,是在实践“四摄”修证法门中的“同事摄”。
对第六条行愿阐释说:
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由于佛说之法能摧破一切邪见、妄见,所以把佛之说法比喻为“转法轮”。佛在世时,说法不断,“常转法轮”。佛涅槃后,佛法永住,“法轮常转”。佛法之菩提和般若,非常识之觉悟和智慧,故其所转之法轮称之为“妙法轮”。佛法以正知、正见引导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其所转之法轮称之为“正法轮”。为防止把佛法误解为常识之知见,当“殷勤劝请,转妙法轮”。为防止种种附佛邪见之混珠,当“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再则,常请诸佛菩萨、大善知识“转法轮”,也能使学佛之人得多闻智慧报。其实,研读佛典是请转法轮,请益大善知识是请转法轮,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行为世范也是请转法轮。就这一点讲,也可说是在实践“四摄”修证法门中的“利行摄”。
对第七条行愿阐释说:
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佛经中常说:“人身难得,佛世难值。”这种说法的反复被强调,一方面反映了后世学佛者对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佛的景仰和怀念,另一方面更可能是对后世佛法进入所谓“末法时期”后,佛法的衰微、纷争、邪说附行、大善知识难得等现实的一种感叹。因此,人们盼望诸佛如来常住世间,乘愿再来。在这一行愿中,为了“利乐一切众生”,不仅是“请佛住世”,而且连“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也都希望他们“莫入涅槃”,常住于世。其实,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三世十方处处有佛,时时有佛,诸佛本来就常在世间。只要你心中有佛,佛世又有何难值。
[NextPage]
对第八条行愿阐释说:
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因,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条行愿,主要是强调要向佛学习:学习佛从初发心起就精进不退的精神;学习佛“为重法故,不惜身命”和一切名利地位的精神;学习佛行“种种难行苦行”,终于成就“大菩提”的精神;以及为了化导众生“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为众生说法的精神等等。尤其是,佛在种种法会上,“以圆满因,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这种精神和方法,更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信佛学佛最关键的是要理解、掌握、实践佛法的根本精神,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慈悲和智慧。大乘佛教的佛菩萨,其实都是佛教种种教理精神的拟人化形象体现。如,著名的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观音菩萨代表大悲,地藏菩萨代表大愿等等。禅宗六祖慧能在《坛经》中也说:“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是弥勒。”因此,人们礼佛拜菩萨,就是向佛菩萨学习,学习佛菩萨们慈悲喜舍,智慧行愿等精神。
对第九条行愿阐释说:
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行愿最充分地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和“以大悲水饶益众生”的慈悲精神。在这一大段文字里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
首先是说,对于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不管有什么样的差别,都要“随顺而转”,对待他们要“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同时,要关心帮助一切众生,“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总之,要以“平等”心“饶益一切众生”。
其次是分析为什么要以平等心来饶益一切众生的原因,先是从大乘“生佛不二”的观点来分析说,随顺众生,也就是随顺诸佛;尊重侍奉众生,也就是尊重侍奉如来;令众生生欢喜,也就令如来欢喜。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然此大悲心体,则是因众生而起的。所以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举例而言,“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只有根得到充分的水分滋养,枝叶花果才得以繁茂。因此说,只有“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才“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反之,“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最后是告诫所有听讲的菩萨们,对于“随顺众生”的道理,应当这样来理解才是,即“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对第十条行愿阐释说:
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最后一条行愿是说,以上所有行愿成就的功德,最终都要回向给一切众生,落实到“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以上是对普贤十大行愿的简略介绍,以及本人对它的一些粗浅理解和体会。
本人以为,普贤十大行愿与“六度”、“四摄”一样,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修证法门,它与“六度”“四摄”的根本精神是一样的,内容上也是相通的,而且有的内容诠释得更为具体和深刻。诚如《普贤行愿品》总结说的,“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作者:楼宇烈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757539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