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佛教资讯
《法音》文章:《禅的当代价值》
作者:峨眉山佛教网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094更新时间:2020-09-23 16:45

  编者按:《法音》2020年第七期全文刊登了永寿法师文章《禅的当代价值》,现转载如下:

禅的当代价值

永寿

  一、禅的功用及禅的演进

  解脱是佛教的根本目的,佛教理论与实践都是以此为中心,但解脱之道以戒定慧三学为根本。以三学来对治人的贪嗔痴三毒,其中以禅定为三学的中心和津梁,故有“戒为定基、定能生慧”的理论。在定慧关系上,定为体,慧为用,由定生慧。由体生用,用以显体,能使禅定达到更深的层次。定慧可相互增上,在此意义上,慧是入定的手段。佛教重视众生的解脱,而人的解脱与人的自身密切相关,戒是对治人身的贪欲、禅定对治人心的嗔怒、慧对治人心的无明(痴),所以戒定是破烦恼障、慧是破所知障。

  禅定非佛教专属。在佛教诞生以前,禅定就是印度各教派的主要修行手段,目的就是静心、使心专注一境以制伏内心奔流不息的种种欲念,与古《奥义书》中的“瑜伽”同义,内涵就是“持心”,持心就是禅定。佛教亦称三学为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又以三学对应经、律、论三藏,佛所说经藏即是心学、禅学,是佛法的中心,因此禅学就是心学,故禅宗号称传心法门、佛心宗,称以心传心,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眼。

  禅定作为解脱法门之一,对佛教有特别的意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以禅定悟道。佛教初期强调世间的无常、苦、空、无我,以启发众生的厌离之心以趋向清净,即以修不净观、安般观为中心的五门禅法,主要是修不净观(观人身的种种不净)、因缘观(观无常)、数息观(观呼吸的消长)、界分别观(观外境的虚幻)、慈心观(以自已的悲悯之心普度众生),以离染而进入清净的禅定状态。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则宣扬佛土的庄严美好、佛身的常乐我净以增强人们对成佛的信心,这样禅法重心又由离染转为向净,以念佛禅为主流。后随着般若类、涅槃类经典的出现,而进入了大乘禅时期。

  以上三种禅是印度佛教禅学发展的大概情况。但是在印度,禅法是各宗共修的解脱法门,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宗派。而在禅法传入中国后,中国高僧对印度禅法在接纳的同时积极创新,力图使禅学走上一条中国化的道路,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在吸收瑜伽行派唯识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后,以菩提达磨将《楞伽》引入禅法为标志,禅宗开始萌芽,禅学在中国从此走上了本土化的历程。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也是第一代楞伽师。其禅法以“理入”、“行入”概括。“理入”是依《楞伽》教导就能自证佛性(籍教悟宗)。众生都有佛性(含生同一真性),由于烦恼所障而不自知(客尘障故),要舍烦恼、现佛性(舍伪归真),心一境不乱如壁立不动(凝注壁观),观众生平等,摒弃异说,就契入佛道。四“行入”为实践,有逢苦不忧、得失随缘、无求乃乐、达解我空、法空、空空之无相道,修六度而无相,为最高境界。

  达摩禅法传至五祖弘忍后,其弟子有两大派,即南北两派。北宗禅,继承了“观心”、“守心”的渐修法门,偈“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安史之乱后,南宗惠能禅大播于北方,逐渐取代北宗,惠能大师被尊为六祖。此后,“禅宗”所指即为惠能禅。六祖惠能的禅学思想大致由以下三部份构成:一是空(三无)、有(本性)相即,这是佛家的认识论与本体论,即般若思想与心性如来藏思想的融合;二是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论;三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道论及对禅的新定义(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内禅外定,名曰禅定),创立了一个以禅为核心的修学体系,使禅完成了由修持方法到宗派的转变。惠能法脉兴旺,有“五家七宗”,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黄龙派、杨岐派,至今不衰。 

  二、禅在当代社会促进人心净化、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中的作用

  禅有悠久的历史,禅以禅定、冥想、静坐、止观乃至明心见性等形式对人心调节、社会稳定等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的极速变革,科技高度发达,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也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生存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住房子女的压力、未来不确定性的压力,特别在大都市,高节奏、浮躁、喧嚣的气息给人带来的压力特别明显,现代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焦虑,身体时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有关统计显示,有71%的现代人处在比较焦虑状态。

  焦虑及亚健康状态的产生与压力有关,但更多在于人性,很多焦虑情绪都是由人性中的贪念、人与人之间的对比竞争造成的,由此莫名的压力和焦虑感会席卷而来。其次在于工作压力,当人们与工作单位之间产生不协调时,长期在思想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下工作时,就会出现工作压力,无时不陷于焦虑、恐慌之中。

  对于当代社会巨变所引发人们的种种不适,以禅对治是很好的调适手段。禅是一种文化现象,以禅的方法引导人们摆脱万千执着,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顿悟生命的本来面目,以实现精神的圆满自足。通过禅修,完全可以突破焦虑层面,直击意识的最深层,感觉到无所牵挂的轻松自由、宁静快乐,佛教称之为禅悦。禅不仅能解决生活中的痛苦,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情绪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能产生智慧灵感,通过这种方式去净虑思考,不仅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心情,也有助于对人生、对工作更高理想的追求,在事业上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禅与养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宗教界的共识。养生以养心为根本,修习禅法,能够消除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干扰,能够摆脱情感欲望对生理机制的制约,练就一种不受客观环境和主体意识左右的心理素质,修成一种荣辱不惊、喜怒皆无的精神境界,转焦虑为安宁,实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的目标。

  至于禅修的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修五门禅、安般守意数息法、念佛禅、止观、静坐冥想等。习禅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要先从慢慢减少妄念开始,生活中的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就会得到有效控制,达到禅宗祖师所说“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的境界。进而体悟到“平常心是道”,只要内心善自修持,便可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佛的境界,彻底摆脱种种烦恼的困挠,从生活中找回禅的精神,让生活与禅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生活就会如诗如画、恰适安详。

  正因为禅对人的身心健康及智慧开发有巨大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志士中习禅者众多,禅修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习禅已经成了一种风尚、一门功课,许多人在周末去寺院或禅修中心吃一天素、打一天坐,以便能放松身心,恢复疲劳,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

  通过修禅,可逐步实现内心和谐。禅宗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要求人们不能逃避现实生活,而是积极入世,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智慧,培养爱心,服务社会,在入世中完成自身超越,实现社会和谐的夙愿。以缘起观认识世界,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和事物都与自已紧密相关,人心净化必然带来自然环境的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和谐必然带来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三、以禅之精神修习普贤十大愿,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担当

  南宗禅创立后,禅宗按不同的教义和地域也在不断地分化和发展,如圭峰宗密主张“禅教合一”并将禅与《华严》融合创华严禅,马祖道一主张“平常心是道”创洪州禅,曹洞宗宏智正觉主张“静坐观空”创立默照禅,临济宗大慧宗杲主张“参话头”创看话禅等等。峨眉山与《华严经》有殊胜因缘,早在唐代,就有为数众多的禅僧在峨眉山广修寺宇、弘扬佛法,奠定了峨眉山禅宗道场的地位。在这些禅僧中,重视华严思想的青原系禅师众多,他们将华严思想传播至峨眉山并使其普贤道场地位在宋初得以确立。

  《华严经》为佛教诸经之王,其精髓在于《普贤行愿品》。《别行疏》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华严宗第四代祖师清凉国师澄观曾说:“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以今观之。理实然矣。”《华严经》的精髓是普贤行,即是普贤菩萨十大愿,抓住普贤行愿就抓住了华严大海的核心。《法华经》的落实也是普贤行,《法华经》主要是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最后一品《普贤劝发品》即宣说“当知是人行普贤行”。

  千百年来,峨眉山僧众正是将普贤菩萨行愿精神落实到自己的禅修实践中,将主张“禅教一致”的华严禅发展为注重实践的普贤禅,以践行大乘佛教利乐有情、普度众生的精神。峨眉山历代祖师建寺安僧、塑造佛像、修路架桥、植树造林、治病救人,如茂真禅师铸万年寺普贤坐象铜佛像、发明天花“人痘接种法”,别传禅师、寂玩禅师等率众手植峨眉山著名的三大人工林旃檀林、古德林、布金林,妙峰禅师铸金顶铜殿等,使峨眉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并享“秀甲天下”之美誉,正是这种实践精神的体现。

  普贤十大行愿是大乘菩萨为成就如来功德所必须实行的十个方面。行愿之行,是实践实行;行愿之愿,是愿望理想。普贤行愿,既有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意,也是对实践的强调。从行愿的先后看,愿是内力的发动,行是伟大的实践,应先立愿后实行。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先发愿,后实行,最后到面见普贤菩萨,亲得指教,说明普贤是一位代表理想和实践合一的大菩萨。

  进入当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人的理想追求更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更高,更应该修习普贤菩萨十大愿。从广义上说,普贤十大愿也是我们众生走上一条完美人生之路所必须实行的十个方面,普贤十大愿前三愿礼敬诸佛愿、称赞如来愿、广修供养愿为信佛敬佛阶段,要求我们礼敬、尊重、供养他人;忏悔业障愿、随喜功德愿为悔过向善阶段,要求我们反省已过、净化心意;请转法轮愿、请佛住世愿、常随佛学愿为求法修法愿,要求我们追求智慧、好学上进、勤恳工作;恒顺众生愿、普皆回向愿是最后成就无上智慧的解脱目标,此阶段也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至此形成一个实现人生价值完整的结构,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在生活、工作中修习普贤十大愿,非一日之功,需精进修习,才能有所成就。普贤十大愿中每一愿皆告诫大众,“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就告诉我们要专注、持之以恒以克制自己散乱、懈怠,这就是禅之精神,这也是普贤十大愿为普贤禅之因缘之在。

  总之,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修佛与做人是完全一致的不二法门。太虚法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惠能大师也在《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体现了人间佛教思想。禅是开悟的桥梁,禅又何尝不是生活智慧;修行离不开禅,工作也不能离开禅的精神,愿大众能以禅、特别是普贤禅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为成就事业、圆满人生而精进不息。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0538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