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普贤研究
普贤菩萨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征


  摘要:二十一世纪前后,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国家价值、民族习俗和家庭观念等传统文化面临着衰微的危机。当代人文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力争延续传统文化价值、恢复古来优秀的道德风气。作为大乘佛教中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之胁侍,普贤菩萨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亚佛教文化圈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在中国汉化佛教中更被视为四大菩萨之一,并形成了其道场四川省峨眉山、其化身唐代拾得。   
  本文分析了大乘普贤菩萨的身份和表征,期以有助于佛教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研究和人文道德恢复云尔。
  论文指出,普贤菩萨乃释迦牟尼和毗卢遮那佛的右胁侍,一切如来的大弟子,一切菩萨之上首;其阶位仅次于诸佛,乃等觉菩萨;没有什么性别之分;住于此方娑婆世界,或莲花藏世界(padma-garbha-loka-dhātu)。普贤菩萨象征着理(satya),代表着定(dhyāna),是六度菩萨行的典范。这种菩萨行,包括有十大行愿,以七事劝发。普贤的主要功用,是护持流通大乘经典。
  
  关键词:大乘佛教;普贤菩萨;东亚佛教;全球化;传统文化;峨眉山
  


  二十一世纪前后,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国家价值、民族习俗和家庭观念等传统文化面临着衰微的危机。当代人文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力争延续传统文化价值、恢复古来优秀的道德风气。作爲大乘佛教中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之胁侍,普贤菩萨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亚佛教文化圈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在中国汉化佛教中更被视爲四大菩萨之一,并形成了其道场四川省峨眉山、其化身唐代拾得。本文分析了大乘普贤菩萨的身份和表征,期以有助于佛教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研究和人文道德恢复云尔。
  
  一、大乘普贤菩萨之定位
  
  1、普贤之身份
  在大乘佛教中,普贤菩萨的地位若何?
  (1)释迦牟尼佛之右胁侍
  所谓“胁侍”,指侍立于诸佛菩萨之两边,协助之教化众生也。“胁侍”,或作“夹侍”、“挟侍”、“胁侍”、“胁立”、“胁士”。 “胁士”之“侍”,即侍立之义;“士”,“大士”也,“菩萨”之异译。右胁侍,即侍立于右边。胁侍可由菩萨、童子、罗汉等充任。佛菩萨像之有胁侍,至少在大乘初期即已出现,如出土于古印度马土腊(Mathurā)[①]、现存最古的释迦像,中央趺坐者为释迦,其后方左右各有执持拂子之胁侍一尊。
  《妙法莲花经》卷一《序品第一》载,文殊菩萨告诉弥勒菩萨及诸大士、善男子: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日月灯明,宣说大乘经《妙法莲华经》。日月灯明佛入无余涅槃之后,妙光菩萨(文殊师利之前身)持《法华经》为人演说;之后,辗转而至于释迦牟尼佛。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又说,释迦临灭度后,该经由普贤菩萨护持流通。故而世间以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左胁侍,普贤菩萨为右胁侍。三者共处于此方娑婆世界。
  由于中土一般尊左,故而人们多认为,左胁侍的地位较高。隋代智顗《维摩经玄疏》卷四:“而文殊既是释迦左面侍者,此土位行最高。”[②]其实,倘依另一标准、即知行理智定慧等法门而论,则普贤又当在左、文殊在右矣,因为文殊司诸佛之智、德,普贤司诸佛之定、慧[③]。
  另外,佛教界还有一种佛菩萨安置法:释迦牟尼佛居中,左为弥勒菩萨、无垢称菩萨等,右为文殊师利、观自在菩萨、普贤菩萨等。唐菩提流志译《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载,世尊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凡欲画像,……先于中画释迦牟尼佛,坐七宝莲华座如说法势。于佛右边画文殊师利,如童子相貌,顶戴宝冠,项着璎珞种种庄严,身如欝金色,面貌熙怡,瞻仰如来。次右边画观自在菩萨,次画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无尽意菩萨。次于释迦牟尼如来左边,画弥勒菩萨。次画无垢称菩萨,次画除一切障菩萨,次画月光童子,次画金刚藏菩萨。已上菩萨等,各于七宝莲华座上,皆须画本形,乃至手执,并依本法画之,勿使漏脱。”[④]
  其实,在部派佛教时期,释迦牟尼佛之左右胁侍乃迦叶、阿难二位罗汉。或以舍利弗、目犍连为释迦之两大弟子或胁侍[⑤]。
  (2)毗卢遮那佛之右胁侍
  在《大方广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道,襄助发明毗卢遮那佛之大义。故世以此三人为“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为主尊,文殊菩萨为左胁侍,普贤菩萨为右胁侍。
  而据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二》,毗卢遮那佛所住为莲华藏世界:
  尔时普贤菩萨,欲分别开示故,告一切众言:“诸佛子!当知此莲华藏世界海,是卢舍那佛本修菩萨行时,于阿僧祇世界微尘数劫之所严净,于一一劫,恭敬供养世界微尘等如来,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愿行。……”[⑥]
  则作为毗卢遮那佛之右胁侍,普贤亦处于莲华藏世界矣。
  (3)诸佛之长子
  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这一段话,被唐代宗密(780—841)列入其《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卷三,作为修行仪则中之“至心发愿”的内容。[⑦]《华严经》中所谓“一切如来有长子”之“长子”,并非血缘意义上者,而是指普贤为一切如来之大弟子。可见,普贤实际上负担了在诸佛在世时辅佐教化、于诸佛寂灭后承续其法统的重大职责,为一切诸佛之“补处”[⑧]。这个身份并不局限于具体佛国或某一佛名,而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概念。[⑨]南印度三藏金刚智在唐代所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四即云:“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⑩]
  明末清初曹洞宗僧为霖道霈(1615~1702)对此义亦有阐发。其《为霖禅师旅泊菴稿》卷二:
  举。《华严·行愿品》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颂曰:
  尘剎如来之长子,克担家法曰普贤。愿周法界真因满,德遍尘方觉果圆。
  位后位前同一际,即缘即性总无边。一毛孔内深深处,智行何曾有间然。[11]
  (4)一切菩萨之上首
  “上首”也者,诸种事物或人物之中的第一位、魁首也。唐白居易《三教论衡·问道士》:“道门扬弘元法师,道心精微,真学奥祕,爲仙列上首。”由于中土一般尊左,故而在位次安排上,上首指左手一边。是可谓一座大众中的主位。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今日圣天子设一宴,乃是功臣筵宴。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
  在大乘佛教中,自以释迦牟尼佛地位最尊,故而或认为释迦乃一切菩萨中之上首。隋吉藏《法华论疏》卷上:“如来为上首者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以彼如来于彼国土诸大众中得自在故  ‘如来为上首’者,牒经又覩诸佛圣主师子文也。如来已为众圣之主,故称上首也。 ‘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者,菩萨有依佛得住于理,故佛为菩萨上首。”[12]然倘在诸菩萨中,多以文殊师利为上首。唐不空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二:“尔时则是一切如来出现赞叹,而作证明。诸佛如来同声共说,曼殊室利当为菩萨上首,普贤十六大士等得诸佛唱言,叹深行德。”[1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14]
  关于诸菩萨中谁为上首,其实经论所说并不一致。例如,或谓普贤、文殊皆为上首,普贤排名于文殊之前。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四《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一》:“尔时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讲堂,与五百菩萨摩诃萨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15]或谓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16]。或谓菩萨上首的名单中,尚可加上观音等人,《大智度论》卷三十:“如是菩萨诸佛赞叹,何者是如文殊师利、毘摩罗]诘、观世音、大势至、遍吉等,诸菩萨之上首,出于三界,变化无央数身,入于生死,教化众生故。如是希有事,皆从甚深般若波罗蜜生,以是故说,欲得诸佛称叹其名,当学般若波罗蜜。”[17]
  《悲华经》卷四,第八王子泯图发心曰:“世尊!愿我修行菩萨道时,要当胜于余诸菩萨。……”[18]这是泯图自称其修行在诸菩萨中最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又有“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共62颂。唐澄观疏、宗密钞《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将其中三颂称为“转法轮愿”,该愿又名“摄法上首愿”,指普贤愿为佛上首弟子,摄取一切佛法,转授众生。其实在密教中,普贤菩萨亦是诸执金刚之上首。
  也有称普贤为等觉之大士、因人之上首[19]。“因人”者,与“果人”对称,乃对未达到佛果之前的修行者的总称。《翻译名义集》卷四:“又因人五力,佛果十力。因人五力者,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20]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三:“问:‘何故不告缘觉?’答:‘法华之会,无缘觉果人。虽有缘觉因人,不及利根声闻,故不告也。’”[21]是则普贤不但为菩萨之上首,亦为其他一切修行者之上首矣。
  从座位在左,衍生出寺院首座之义。南朝梁武帝《十喻诗·梦》:“出家爲上首,入寺作梁栋。”《景德传灯录》卷九《潭州沩山灵祐禅师》:“华林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 祐公何得住持?’”[22]
  
  2、普贤菩萨之阶位:证得十地以上、妙觉以下补处位之等觉菩萨
  我们知道,每一佛出世,都有二大弟子作为辅佐,帮助阐扬佛之教化。如: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琉璃光佛、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菩萨等[23]。这二大弟子,都为该世界、该佛之无量无数菩萨中的上首。作为此方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之上首,普贤的果位是很高的。
  在六道众生中,唯有人类可以修行佛道[24]。世人凡是发菩提心、立成佛的大志愿、学修菩萨行,即可称为菩萨。菩萨与佛的区别,不过是佛是已经修行成功、达到至高至上究竟圆满觉悟而已。而菩萨又有大小、浅深之区别[25],计有五十二阶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26]。这些阶位,依从下向上,可大别为三个阶段[27]:
  其一、凡夫菩萨,或称“新学菩萨”,即开始发心修行佛道之凡夫。这是处于修学信心的阶段,即十信位,主要修习10种信心、持10种善业,故而又称“十善菩萨”、“十信菩萨”。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28]“十善”则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如此修行,一旦菩提心成就,即可进入不退菩提心的贤位。《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报。上善有三品:上品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烦恼。”[29]
  其二、贤圣菩萨。包括52阶位之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及十地位中的前八地。所谓十住[30],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二阶位中的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即:(1)初发心住,或称“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2)治地住,或称”阿闍浮菩萨法住”、“持地住”。 (3)修行住,或称“渝阿闍菩萨法住”、“应行住”。 (4)生贵住,或称“闍摩期菩萨法住”。 (5)方便具足住,或称“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 (6)正心住,或称“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 (7)不退住,或称“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8)童真住,或称“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9)法王子住,或称“渝罗闍菩萨法住”、“了生住”。 (10)灌顶住,或称“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上述十种阶位属于“住位”,故称“十住”。
  在“十住”的基础之上,为了厌有为、求菩提和满佛德、于现在和未来世中救度众生、求实际及证法如这四大目的,还需要修五十二阶位中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即“十行”[31]:(1)欢喜行;(2)饶益行;(3)无嗔恨行;(4)无尽行,或称“无屈挠行”; (五)离痴乱行; (6)善现行;(7)无着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在十种利他行之后,再修五十二阶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即十回向[32]:(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着解脱回向,或称“无缚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十回向所得三种善,趋于三处:真如实际是所证、无上菩提是所求、一切众生是所度。由于十回向乃初地以前菩萨所修之法,故而也有人将它们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地前三十心中的后十心、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五位中之资粮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
  一般而言,达到十住、十行、十回向阶位者,可称“地前菩萨”或“地前三贤”、“大乘三贤”[33]。到此阶位,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并未入“十圣”(十地圣位)。《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称,三贤的菩萨已经制伏了三界烦恼、粗业道、粗相续果,亦不起粗;“佛子!亦可得言修三坚[34]法,入圣人位。但法流水中,心心寂灭,自然流入,妙觉大海。”[35]
  与“三贤”相对,往前另有“十圣”或“十地”。佛典中所说之“十地”,有干慧等十地、欢喜地等十地[36]、声闻之十地[37]、辟支佛之十地[38]、佛之十地[39]等说法。其中,声闻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与欢喜十地,合称“四乘十地”。所谓干慧十地[40],指:(1)干慧地;(2)性地;(3)八人地;(4)见地;(5)薄地;(6)离欲地;(7)已作地;(8)辟支佛地。辟支佛[41]者,乃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为缘觉、独觉。本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包括两种情况:出生之时,佛法已灭,无佛驻世,因前世修行因缘(先世因缘),自凭智慧得道;自证自觉,不从他闻,因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42]修行者倘达到了第八地辟支佛地、即五十二阶位之第四十八阶位这一阶段,“已发菩提心,已登菩萨位,从贤入圣,修大悲大智行,上求下化”[43]。即自己既需要继续上进,但又可以教化凡夫菩萨或其他未发心者。
  其三、佛菩萨。包括继续修习十地中之第九地、第十地,以及等觉、妙觉阶位。第九地为菩萨地,指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第十地,佛地,非指佛果,而是指不共通于声闻、缘觉,仅佛与菩萨持有之十八不共法。此十地,皆为菩萨所具。《大品般若经》卷六称,菩萨依方便力而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可经前九地而终至于佛地。《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可见十地乃三乘所共。《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佛子!乃至三贤十地之名,亦无名无相,但以应化故,古佛道法有十地之名。”[44]
  “等觉”又作“等正觉”,本乃佛之十号之一。等觉者,与正觉相等之觉也,指所遍悟之真理,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故以之作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又以之称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即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等觉菩萨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按,佛所具有之正觉、所觉悟之智慧,或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乃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厘语 anuttara-sammā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45]。以佛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
  妙觉,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后一阶位。佛果之别称,指已臻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又称“妙觉地”。在“等觉”的基础之上,再断除元品无明[46],方可到此妙觉位。此阶位达到了修行的究极理想境地,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
  “妙觉”阶位或称“无上士”,故而“等觉”又称“有上士”。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译“无上正等觉者”,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作为佛陀之尊称。省称“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
  印顺法师说:“第三阶段的菩萨,是证得大乘甚深功德,与佛相近似的。……这样的佛地大菩萨,是久修二阿僧只劫以上所到,如文殊、观音等,初学是不容易学到的。”[47]
  一般而言,从五十二位之第四十一位、即十地之第一地开始,即可名为大菩萨矣。
  普贤菩萨在这五十二个阶位之中,究竟属于哪一个阶位呢?
  普贤菩萨早已顿超十地,而证入了一生补处位。[48]——其实,十回向之第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也与普贤有一定关系:此阶位之菩萨,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一生补处”位,即五十二阶位之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位。一生补处,为梵语 eka-jāti-pratibaddha之意译。略称“补称”。原义为“最后之轮回者”,——因其还存在有元品无明,受变易生死,所以尚须经过最后一次轮回。经过此生(一生),于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补前佛之位,故名。“一生补处”又作“一生所系”,亦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也。这是菩萨的最高阶位,处此阶位者为“等觉菩萨”、“一生补处”或“一所系菩萨”。一般而言,能臻于等觉位者有众多菩萨,《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三十六《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一切有学阿那含辟支佛,于此福行,应先发起如是胜心,得不退转一生补处,次当作佛。”[49]但佛教界多以弥勒为一生补处菩萨。[50]需要说明的是,《佛说无量寿经》等所倡的弥陀净土,内中之阿弥陀如来乃尽未来际不入涅槃的报身佛;故而往生者并不能补其佛处,只是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补佛处之功德而已。但亦称为一生补处菩萨。该经卷上:“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51]《佛说阿弥陀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52]
  “等觉”位又“等觉”位又称“金刚心”、“邻极”。“金刚心”者,谓此阶位菩萨之信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之坚硬而不被任何物质所破坏,反倒可借之摧破烦恼。又有“等觉金刚心”之辞。净土宗则以之代指坚信弥陀本愿之心。[53]日本真宗以为,得他力信心者,必获往生成佛。故而以等觉位菩萨之信心,比拟于弥勒菩萨所起之等觉金刚心,称为“横超金刚心”;主张于此世,即可达到与弥勒同等之阶位——等觉位。至于“邻极”者,指等觉位仅次于妙觉位也;佛陀大弟子舍利弗即有“邻极亚圣”之称。
  总之,普贤菩萨与弥勒菩萨一样,其阶位为等觉位,可绍补他佛而成佛。
  
  3、普贤菩萨之性别
  作为诸佛之长子或胁侍、一切菩萨之上首,普贤一般呈现男身形象,如我们一般在寺院中所睹。但世人亦有视普贤为女身者[54],故而中土还是有少数普贤塑像呈女性化,如山西平遥双林寺等处[55],峨嵋山报国寺普贤殿中亦曾在1980年代初期短暂地塑过一尊女性味的普贤[56]。2007年10月,笔者在韩国岭南大学参加“东亚人文学会第八届国际学术大会”期间,曾到八公山石窟庵参观。石窟庵旁边的毘庐殿内,绘有一尊女性形象的普贤菩萨。
  韩国八公山石窟毘庐殿中之普贤壁画
  普贤以女性形象出现,与观音一样,当是为了便于女性信众吧。
  实际上,作为已臻于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第五十一阶位、智慧已与诸佛相埒、将补佛位的大菩萨,普贤早已没有了男女性别或相貌之局限。我们知道,在六道中,性别仅存在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这些欲界之中。佛教认为,劫初之时,并无男女区别,其后方逐渐有了不同。《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百四十二:“谓劫初时,无女男差别。后于是处,少造色生,便有男女体类状貌,显形言音、衣着、饮食、受用差别。”[57]同书卷一百四十五:“如契经说,劫初时人,无女男根,形相不异。后食地味,男女根生,由此便有男女相异。”[58]但到了色界,又无男女之别,而皆现丈夫之相。《起世经》卷七:
  诸比丘!阎浮提人、瞿陀尼人、弗婆提人,悉有男女婚嫁之法。欝单越人,无我我所,树枝若垂,男女便合,无复婚嫁。诸比丘!诸龙金翅鸟阿修罗等,皆有婚嫁,男女法式,略如人间。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皆有婚娶,略说如前。从此已上所有诸天,不复婚嫁,以无男女异故。[59]
  普贤菩萨等大菩萨,早已超出了六道轮回,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性别之分、呈什么男相女相了。
  当然,为了教化愚顽民众,普贤亦会在世间呈现出信众希望出现的形象,从而显示出男相或女相。但这只是化人方便而已。
  然而,世间颇有以佛菩萨之应化身[60]、以佛菩萨暂时显露之方便形象,认实为佛菩萨之本相者。圣严法师曾对视观世音菩萨是女性这种误解作过驳斥:
  龚牧师根据梵文文法的组织,说明梵文“在名词、代名词和形容词中,各有 性、数、格的区别。”顺便举出“Avaloki tesvara 观世音菩萨一名词在原文是男性。也许因为它是慈悲的象征,以后逐渐转变成女性了”(七九页)。事实上,中 国佛典中的观世音菩萨,是跟文殊、普贤、弥勒、地藏、大势至等大菩萨是同样的性别。在《法华经·普门品》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身之中,虽有女身,但那是应化身的一部分。观音的报身是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色界的天人已没有男女差别,出世的大菩萨,怎么会是女性?龚天民是从民间的小说故事中,采证观世音菩萨“以后逐渐转变为女性了”。可见他读的佛典之少。[61]
  上述对普贤性别的误解,亦何尝不是这个原因呢。
  
  4、普贤菩萨之住处
  作为释迦牟尼的右胁侍,普贤菩萨理当住于此方娑婆世界,即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实际上,“娑婆”原指印度本土,后方指包括整个地球在内的太阳系。
  作为毗卢遮那佛之右胁侍,普贤又应住在莲华藏世界(梵语 kusuma-tala garbha-vyūhālamkāraloka-dhātu-samudra ,或 padma-garbha-loka-dhātu)。因该世界自莲花中出生,故名。又称“莲华国”。莲华藏世界之说,实源于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语Mahābhārata)》所述的天地开辟说。《大智度论》卷八:
  复次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加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62]
  《大悲经》卷三、《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盘论》等所载,略同。这里所讲的“韦纽”,其实就是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毗湿奴(梵语Visnu,巴厘语Venh)。毗湿奴本为《梨俱吠陀》毗湿奴赞歌中所讲的太阳神,到了《梵书》时代而上升为至高无上之神。在释迦时代,被吸收为佛教的大神,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九即载有毗瘦纽(Vendu)天子。相传为毗耶娑仙人(梵语Vyāsa)所创、在公元前几百年即已口耳相传、于公元四世纪形成今日形式之《摩诃婆罗多》,更以之为创造神。《大智度论》所谓韦纽脐中出生千叶莲花,花中有梵天王;再由梵天王之心中,产生天地和人民,这种说法,与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三所讲的有风轮持水轮、于水中生出莲花、复由莲花而成立天地万物的观点,实有同曲异工之妙。[63]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亦有类似记述。《华严经》所言,即莲华藏世界也,由实莲花所形成,为毗卢遮那如来于过去发愿修菩萨行所成就。另外,毗舍那佛或毗卢遮那如来(梵语Vairocana),本为太阳之意,《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毘卢遮那(案梵本毘字,应音云无废反。此云种种也。毘卢遮那,云光明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毘,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由此亦可见,该佛与《梨俱吠陀》中的太阳神毗湿奴亦有一定联系。[64]
  与《华严经》所说不太一样,《梵网经》卷上称,毗卢遮那佛住在莲花台世界海[65]。该世界含藏于千叶大莲花之中。该世界的结构,与上述莲华藏世界有异。《梵网经》所述,仍是径袭《摩诃婆罗多》,再参考《华严经》而成也。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又称:“释迦牟尼名毘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如寂解脱。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66] “常寂光土”,又作“寂光净土”、“寂光国”、“寂光土”、“寂光”。指诸佛如来法身所居的净土。“常”者,谓佛所住世界并无无生灭变化;“寂”者,无烦恼相扰;“光”者,充满智慧之光。中土天台宗倡是说。[67]
  实际上,如上所言,作为诸佛长子、一切菩萨之上首的普贤菩萨,可住于一切诸佛之世界。
  
  二、大乘普贤菩萨之表征
 
  1、主一切诸佛之理
  一切诸佛理智、定慧、行证具足圆融。作为释迦佛之右胁侍,普贤菩萨彰显理、定、行、所信,文殊菩萨则主智、慧、证、能信,二者共同诠解释迦乃至于一切诸佛之完备妙德。故或称,普贤菩萨主理门、为理之化身或理德化身。[68]
  “理”者,与“事”对称,真理(梵语 satya)也。与“真如”(梵语tathatā)、法性(梵语dharmatā)、实际(梵语bhūta-koti)、诸法实相(梵语tattvasya laksana, dharmatā)、缘起(梵 pratītya-samutpāda)等同义。“理”亦与“智”对称:“理”指所观的真如之理,“智”指能观之智慧。世有“理智相应”、“理智冥合”等观念。
  普贤主理或理德,指普贤作为等觉位菩萨,象征、显示依修行所证之法界真理;这种理实乃一切诸法之体性、诸佛之本源。[69]
  其实,佛学界也有人以为,普贤于表理之外,同样可以表智,不过表示的是差别智,不同于文殊所代表的法身佛根本智。唐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卷三十三:
  明于法界体中,安立文殊为法身佛根本智,普贤为差别智,弥勒佛是此文殊、普贤理行中无作之果。以此三法,成一法界体用自在无碍之门,遍与五位中五十个菩萨以为因果。[70]
  所谓差别智,是与无差别智对举的,谓其智慧尚未达到诸佛水平也。这在实叉难陀译《华严经》中即有表述。该书卷十六:“佛子!云何为菩萨发心住?此菩萨,见佛世尊……发菩提心,求一切智。此菩萨缘十种难得法,而发于心。何者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善恶业报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差别智,种种界差别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三昧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普尽智。是为十。”[71]卷三十:“愿得生起无差别智,于一剎中,入一切剎。”[72]然《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称,普贤实可得无差别智:
  善男子!普贤菩萨住处甚深,不可说故。普贤菩萨获无边智慧门,入师子奋迅定,得无上自在用;入清净无碍际,生如来十种力,以法界藏为身。一切如来,共所护念。于一念顷,悉能证入三世诸佛无差别智。是故汝等不能见耳。[73]
  显然,无差别智乃三世诸佛所具也。
  而普贤一旦升入妙觉位,即等同于诸佛法身,此“理”即称为“性海”(比喻真如之理性)。这样,普贤为因,诸佛为果。如以《华严经》为例,莲华藏世界三位圣者即“华严三圣”中,毗卢遮那[74]佛象征理智完备,文殊主智,普贤主理,如此则二胁侍普贤、文殊并为因,毗卢遮那佛为果。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十六:“一果所谓菩提涅槃,二因谓三贤十圣。”[75]卷三十三更清楚地指出:“二约究竟佛果对普贤因,说义通一部。谓即此证智冥同究竟果海,为果分,如迹处之空,不异太空。地相之因,同普贤因。”[76]
  2、主一切诸佛之定
  普贤主定或定德,谓普贤代表诸佛所具之无上妙定,即六度之禅定(梵 dhyāna,禅那、静虑)。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三十八、卷四十五、卷四十九暨卷五十等多处,均列有数种三昧定之名。[77]
  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卷七并有《普贤三昧品第三》,述说了普贤菩萨所具之三昧(定):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毘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界海漩,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现。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普能容受无边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显示如来诸大愿海。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如此世界中。[78]
  既然普贤三味之中能够“生出一切诸三昧法”、“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以普贤主定德,不亦宜乎。
  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花严经文义纲目》卷一称,普贤于定中可观五种具德之海、如来所具之十智:
  初第一会中,普贤定内观五海、说十智。言五海者,初一切世界海,二一切众生海,三法界业海,四欲乐诸根海,五三世诸佛海。言十智者,一一切世界海成败智,二众生界]赴智,三法界智,四如来自在智,五转法轮智,六力无畏不共法智,七光明赞叹音声智,八三种教化众生智,九无量三昧法门不坏智,十如来种种自在智。[79]
  
  3、主一切菩萨之行
  (1)“行”之含义
  众所周知,普贤以“大行”著称,人亦呼为“大行普贤菩萨”。
  所为“大行”,意为行业广大之意。这是与“小行”相对而言的。“小行”者,声闻、缘觉等二种小乘之修行也。菩萨之修行,则称为“大行”。菩萨为了求取佛果菩提,须发大誓愿,历经三祇百劫,修波罗蜜等诸善万行,积大功德,故有是称。可见,“大行”实即菩萨行。
  而“菩萨行”者,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具体来说,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布施这六度。
  (2)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时,普贤自述之行业
  普贤菩萨之大行,其实质即菩萨行,普贤菩萨就是菩萨行典范。
  唐代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本《华严经·入法界品》述善财童子(梵语Sudhana-?resthi-dāraka)为了访求佛道,先行参访文殊菩萨,再向南方游行,经历一百十城,又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复参文殊师利菩萨,皆未得圆满。最后遇普贤菩萨,普贤伸右手摩触其顶,为解说诸法,善财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得法界门所证入理,终于证入法界、成就佛道。这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五参。五十五参中,曾两次参文殊,且又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请教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同一法门,故汉传佛教界一般认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称“五十三参”。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六十卷本《华严经》,内中仅列四十六位善知识,缺第四十三位天主光天女等以下九人,故而唐智俨(602~668)《华严孔目章》卷四即只列四十六位善知识;唐法藏(643~712)等对照日照(613~687)所传梵本,方补足人数。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内收北宋末年佛国禅师惟白所作五十四赞及图,北宋张商英述。第五十三赞和图,乃描述参访普贤菩萨:
  善财童子第五十三诣佛会中,参 普贤菩萨,乘白象王,处红莲座,一心亲近,谘闻法要,智悲圆满,行愿功成,即获佛德,显同果海,得一切佛剎微尘数三昧法门。
  赞曰:
  百一由旬摩顶归,片心思见普贤师。堂堂现在红莲座,落落分明白象儿。
  沙劫智悲方满日,微尘行愿正圆时。[80]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之善财参访普贤
  世间另流传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81],称为宋孤云居士画,宋佛国禅师赞,内中第五三十参之图却与《大正藏》本《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异,不过却同于《佛光大辞典》“五十三参”条所录: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之善财参拜普贤
  善财童子在参普贤菩萨时,普贤即告之自己如何修菩萨行。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十:
  普贤告言:“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一一劫中,为欲清净菩提心故,承事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佛。一一劫中,为集一切智福德具故,设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广大施会,一切世间咸使闻知,凡有所求悉令满足。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法故,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财物布施……”[82]
  其实,总括而言,普贤之菩萨行,亦不离六度。
  善财童子闻已,观普贤清净身,“与普贤等,与诸佛等”。而且,普贤修行的法门,得到了在座菩萨的公认、一切如来之称叹。[83]由此因缘,佛教界遂将菩萨行称为“普贤行”。
  对于普贤行的另外一种解释,为明代一如编纂《大明三藏法数》。该书“普贤行”条曰:
  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
  这种思想,实乃中土佛教人士对《华严经》义的阐发。唐圭峰宗密《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84]、
  朝鲜新罗之华严宗学僧元晓(617~?)《起信论疏》卷上[85],并谓修一行而万行集成,仅限于十地以上的地上菩萨。唐昙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亦谓:
  此中所归大乘圣僧地上菩萨,随修一行,万行举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积功所得。以是故言,无量功德人能摄德,故名为藏。[86]
  普贤既然已达等觉位,仅比佛低一阶位,自然可以“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可见,一如之“普贤行”实乃对普贤菩萨行业性质的描述也,且适用于一切地上菩萨。
  (3)普贤行之一:护持流通大乘经典
  在诸种菩萨行之中,《妙法莲华经》特别凸显了普贤菩萨护持流通大乘经典之行为。《妙法莲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普贤菩萨明确地向释迦牟尼佛述说了自己的使命: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剎、若鸠盘茶、若毘舍闍、若吉遮、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
  ……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使不断绝。[87]
  可见,普贤的首要职责,乃在释迦灭度后的“后五百岁”、也即公元以后,守护、供养、鼓励能够受持《法华经》者,甚至为其解说经义,并除去种种干扰,从而使得《法华经》在世间广为传播。经文中之“求索”,谓亲近善知识而听闻佛法、向有《法华经》者索要经卷[88]。
  又,上引普贤之言,《经律异相》加以节略,题曰“普贤誓护五种法师”:“普贤菩萨言:‘若有行立懃诵此经,思惟此经,若人于此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还令通利。见者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若后恶世中四众来求索者、受持者、读诵者、书写者,欲修习是《法华经》,于三七日中,应一心精进;满三七日,亦当现其人前而为说法。(出《妙法莲华经》第七卷)”[89]
  《大智度论》有一个普贤菩萨护持修习《法华经》者的例子。该书卷九载,有一比丘在窟中读《法华经》。见一金色光明人,骑白象,合手供养。此骑白象人,即普贤菩萨。[90]此故事,梁宝唱《经律异相》卷十二“摩诃卢读大乘经为圣所导”条、唐惠详《弘赞法华传》卷九《转读第七》“外国兰若比丘”条、唐僧详《法华传记》卷七“天竺阿兰若比丘”条,并加节引,可略见其影响矣。
  其实,普贤所要护持的,并不只是《法华经》,而是包括一切大乘经。刘宋昙摩密多(梵文Dharmamitra)译《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尔时普贤菩萨,复放眉间大人相光,入行者心。既入心已,行者自忆过去无数百千佛,所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自见故身,了了分明,如宿命通等无有异,豁然大悟。”[91]因普贤威力,修行者方忆起过去所受持之大乘经典,而得悟解。
  普贤菩萨是如何护持修行者受持大乘经典的呢?
  尔时行者,若欲具足菩萨戒者,应当合掌在空闲处,遍礼十方佛忏悔诸罪,自说己过。然后静处白十方佛,而作是言:“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业障故,虽信方等,见佛不了。今归依佛,唯愿释迦牟尼正遍知世尊,为我和上;文殊师利具大慧者,愿以智慧,授我清净诸菩萨法;弥勒菩萨胜大慈日,怜愍我故,亦应听我受菩萨法;十方诸佛,现为我证;诸大菩萨,各称其名。是胜大士,覆护众生,助护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经典,乃至失命,设堕地狱受无量苦,终不毁谤诸佛正法。以是因缘功德力故,今释迦牟尼佛,为我和上;文殊师利,为我阿闍黎;当来弥勒,愿授我法;十方诸佛,愿证知我;大德诸菩萨,愿为我伴。我今依大乘经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归依三宝已,次当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已,次当勤修无碍梵行,发]广济心,受八重法。立此誓已,于空闲处,烧众名香散华,供养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大乘方等,而作是言:“我于今日发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语已,复更顶礼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思方等义,一日乃至三七日。若出家在家,不须和上,不用诸师,不白羯磨,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力故,普贤菩萨劝发行故,是十方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佛如来从此法生,于大乘经得受记别。[92]
  修行者先自授菩萨戒,再受六重[93]法、八重法[94],再径直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即可“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此普贤菩萨之“劝发”,并无在家人或出家人之区别,更不须向善知识请教,显见普贤菩萨之力也。
  另外,普贤菩萨为修行者解说之经,亦是整个大乘经典,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华经》。《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尔时行者,见是事已,心念大乘,昼夜不舍。于睡眠中,梦见普贤为其说法,如觉无异,安慰其心,而作是言:“汝所诵持,忘失是句,忘失是偈。”尔时行者,闻普贤菩萨所说深解义趣,忆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渐利。[95]
  这里讲的是在修行者梦中施以教诲。
  显然,从上面的论述可知,普贤菩萨实可谓整个大乘文献的保护者、总护法,令之在世间顺利流通、绵绵不绝。
  (4)普贤行之二:以七事劝发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讲之普贤菩萨“劝发”,具体内容是什么?
  “劝发”乃梵语 utsāhana之意译。隋吉藏《法华义疏》卷十二:“劝是奖劝,发是发起。以诸胜事,奖劝发起持经人心,故云劝发。”[96]在佛典中,“劝发”谓令人生起、坚定修习佛法之信心。《法华经》最后一品、即第二十八品,即为《普贤菩萨劝发品》,讲述普贤菩萨由东方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而来此娑婆世界,闻释迦牟尼佛说法后,以种种胜事,奖劝勉励末世受持《法华经》者之心。依吉藏总结,这些胜事大致有七种:
  依下文普贤以七事劝发:一为问四法为劝发;二现瑞相为劝发;三说神呪为劝发;四以通经力为劝发;五叹持经为劝发;六说持经果报为劝发;七护法为劝发。[97]
  依《妙法莲华经》,“问四法”指释迦告诉普贤,行四种事,方可得《法华经》:“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殖[98]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现瑞相”者,为上举普贤乘六牙白象,现身于受持《法华经》者之前。“说神呪”者,即普贤在佛前所说咒语:
  Ada??e da??apati da??āvartani da??aku?ale da??asudhāri sudhāri sudhārapati buddhapa?yane sarvadhāra?i āvartani sarvabhā?yāvartane su-āvartane sa?ghaparīk?a?i sa?ghanirghātani [saddharmasuparī k?ite] asa?ge sa?gāpagate t?-adhvasa?gatulya [prāpte] sarvasa?gasamatikrānte sarvadharmasuparīk?ite sarvasattvarutakau?alyānugate si?havikrī?ite anuvarte vartani vartāli svāhā。
  普贤称:“得是陀罗尼故,无有非人能破坏者,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我身亦自常护是人。”“通经”,谓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五法而弘通经典、敷演佛法。“持经”,指受持诵读经典。“护法”,谓保护、维持正法(佛教)。可见,七事劝发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护持流通佛典。通经力、叹持经、说持经果报、护法等,亦皆见于《法华经》,如谓受持《法华经》者将有如此结果:“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是时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而来迎之,其人即着七宝冠,于婇女中娱乐快乐。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一者,所谓天上有众多天女在等待受待《法华经》者的说法,明显地针对男性修持者;二者,这种说法,源于西亚古老信仰,当是雅利人带入印度,大乘佛教再从婆罗门教中吸收也。这种观念,至今还存在于西亚一带[99]。
  (5)普贤行之三:十大行愿
  普贤大行的另一主要内容,为十大行愿。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译四十卷本《华严经》卷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说,菩萨如欲成就如来功德门、即臻于妙觉位而成佛,当修十种行愿: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100]
  这十大行愿通称“普贤十大行愿”,简称“普贤十愿”、“普贤行愿”。也因为此,普贤又被称为“十大愿王”、“十愿王”、“愿王”。由于十大行愿实际上代表了一切菩萨行愿,故而一般又称为“普贤愿海”。其他菩萨倘若发心修行,则被视为入普贤愿海。现存三种《华严经》本子中,皆有“普贤愿海”一辞。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一切如来坐道场者,普能往诣礼事供养,悉得一切普贤愿海,于诸众生智身满足。”[101]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亦谓:“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舍;恒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成就如是无量功德。”[102]卷七《普贤三昧品》:“复出诸佛种种妙音,及以自在神通之事;过、现、未来一切菩萨普贤愿海,一切如来清净法轮,及三世佛所有影像,皆于中现。”[103]般若译《华严经》卷三:“听闻正法具修行,一一土经无量劫。菩萨常修种种行,皆入普贤愿海中。”[104]其他经论中,“普贤愿海”更是经见,可知其重要性矣。
  按,所谓“行愿”,又作“愿行”。指修行与誓愿。佛教认为,修习佛道,必须行、愿具足。隋智顗对行与愿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其《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菩萨摩诃萨,既已发菩提心,思惟为欲满足四弘誓愿,必须行菩萨道。所以者何?有愿而无行,如欲度人彼岸,不肯备于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度。如病者须药,得而不服,当知病者,必定不差。如贫须珍宝,见而不取,当知常弊穷乏。如欲远行,而不涉路,当知此人,不至所在。菩萨发四弘誓,不修四行,亦复如是。”[105]修行与誓愿,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二轮,缺一不可。
  细观普贤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十大行愿,概括了菩萨修行的一切行业,皆为欲成就佛道须行之菩萨行也。实际上,“愿”亦一种“行”。
  正因为普贤十愿乃菩萨行愿的代表,所以,它不但为奉《华严经》为臬圭的华严宗所宝视,亦且为密宗、净土派等亦看重。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普慧大藏经》本《景德传灯录》,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3年版
  高楠顺次郎等监修:《大正新脩大藏经》,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昭和九年(1934)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6月第5版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新一版
  日本龙谷大学编:《佛教大辞汇》,大正三年(1914)初版,昭和十年(1935)再刊本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辞典》,世界圣典刊行协会,昭和三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增订版发行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印顺:《妙云集》,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
  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1月第1次印刷。
  --------------------------------------------------------------------------------
  [①]马土腊佛教雕刻艺术,产生于公元一世纪。
  [②] CBETA,T.38,no.1777,p.546c。
  [③]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殊为释迦胁侍”条。
  [④] CBETA,T.20,no.1185A,p.794b。
  [⑤]印顺:《妙云集》下编之四《净土与禅》,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第141至142页。
  [⑥] CBETA,T.9,no.278,p.412a。
  [⑦] CBETA,X.74,no.1475,p.387a // Z 2B:1,p.373a// R128,p.745a。
  [⑧] 关于“补处”的含义,详下面“普贤之阶位”一节。
  [⑨]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普贤”条,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207页左栏。
  [⑩] CBETA,T.18,no.866,p.250b。
  [11] CBETA,X.72,no.1442,p.691c // Z 2:31,p.8c // R126,p.16a。
  [12] CBETA,T.40,no.1818,p.797b。
  [13] CBETA,T.20,no.1177A,p.733a。
  [14] CBETA,T.12,no.365,p. 340c。
  [15] CBETA,T.9,no.278,p.676a。
  [16]《望月佛教大辞典》“普贤菩萨”条;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普贤菩萨”条。
  [17] CBETA,T.25,no.1509,p. 283c。
  [18] CBETA,T.3,no.157,p.191c。
  [19]日本龙谷大学编《佛教大辞汇》,大正三年(1914)初版,昭和十年(1935)再刊本。
  [20] CBETA,T.54,no.2131,p.1120c。
  [21] CBETA,T.34,no.1721,p.486a。
  [22] 《普慧大藏经》本。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3年版。
  [23]印顺:《妙云集》下编之四《净土与禅》,第141至142页。
  [24]圣严《法鼓全集》第四辑 第八册《禅的世界》,第85页。
  [25] 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第137-141页。妙云集》上编之四《药师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第32至33页。
  [26] 按,菩萨之阶位,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增加,先后有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种说法。然以《菩萨璎珞本业经》所持的五十二位说流传最广。
  [27]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第100 至101页。
  [28] CBETA,T.24,no.1485,p.1011c。这10种心的名字、次序、总称,其他经论所说不一。如鸠摩罗什译《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所列为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称之为“习种性十心”。《梵网经》卷上则说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称为坚信忍中之“十发趣心”。《楞严经》卷八,又说是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总名之为“十心住”。
  [29] CBETA,T.24,no.1485,p.1017a。粟散王,即小国之王;铁轮王,即转轮圣王之一。
  [30]又称“十地住”、“十法住”、“十解”。
  [31] 或称“十行心”。
  [32]所谓回向,指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十回向,或称“十回向心”,略称“十向”。
  [33]菩萨从初发心一大阿僧祇劫之间,称为“地前”;其间,修行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共三十位,故谓“三贤”。
  [34] 坚,宋、元、明三种藏经本,作“贤”。
  [35] CBETA,T.24,no.1485,p.1016a。
  [36]即:欢喜地(极喜地、喜地、悦豫地)、离垢地(无垢地、净地)、发光地(明地、有光地、兴光地)、焰慧地(焰地、增曜地、晖曜地)、难胜地(极难胜地)、现前地(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远行地(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不动地、善慧地(善哉意地、善根地)、法云地(法雨地)。见于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六十华严、旧华严、晋经)卷二十三以下、唐代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卷三十四以下、姚秦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经》卷上、。隋宝贵天竺三藏闍那堀多译《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处。
  [37]即:受三归地(三归行地)、信地(随信行地)、信法地(随法行地)、内凡夫地(善凡夫地)、学信戒地(学戒地)、八人地(第八人地)、须陀洹地(初果)、斯陀含地(第二果)、阿那含地(第三果)、阿罗汉地(第四果)。指声闻修行之阶位。有关论述,见于《大乘同性经》卷下、《华严经孔目章》卷三、《释净土二藏义》卷七等。
  [38]或称“支佛十地”、“缘觉十地”、“独觉十地”。即:昔行具足地(众善资地,方便具足地)、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自觉深缘起地)、觉了四圣谛地(觉四圣谛地)、甚深利智地(胜深利智地)、八圣道地(八圣支道地)、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法界等地)、证寂灭地(证灭地)、六通地(六通性地、通地)、彻秘密地(入微妙地、彻微密地)、习气渐薄地(习气薄地)。指辟支佛修行之阶位。有关论述,见于《大乘同性经》卷下、《证契大乘经》卷下、《十住心论》卷五等处。
  [39]即: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作地)、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妙光明月幢宝帜海藏地)、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火轮威藏明德地(光明味场威藏照作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空中胜净无垢持炬开敷作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无边庄严俱胝愿毗卢遮那光作地)、毗卢遮那智海藏地(智海陪卢遮那地)。有关论述,见于《大乘同性经》卷下等处。
  [40]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或称“三乘共十地”、“共十地”、“共地”,天台宗则称为“通教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有关诠释见于智顗《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
  [41] 亦称“贝支迦”、“辟支”。
  [42] 《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
  [43]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第101页。
  [44] CBETA,T.24,no.1485,p.1016a。
  [45] Anuttara,无上;samyak-sambodhi,正遍知。
  [46] 又称“根本无明”、“无始无明”。此种无明与真如一样,皆属无始,为一切众生及生死的根源。倘若断之,即入佛位。
  [47]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第100-102页。
  [48]参攷圣严法师《法鼓全集》第四辑 第八册《禅的世界》,第85页。
  [49] CBETA,T.11,no.316,p.874c。
  [50]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称,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此生结束之后,将降生在娑婆世界,以补释迦之佛位。
  [51] CBETA,T.12,no.360,p.268b。
  [52] CBETA,T.12,no.366,p.347b。
  [53]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
  [54]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之前言:“可是普贤、文殊与观音一样,本来就有女子之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上卷,第5页。
  [55]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之前言:“……而山西平遥双林寺的二位菩萨像正是女身。”上卷,第5页。
  [56]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之前言,上卷,第4-5页。
  [57] CBETA,T.27,no.1545,p.731b。
  [58] CBETA,T.27,no.1545,p.746a。
  [59] CBETA,T.1,no.24,p.345a。
  [60] 应化,又作“应现”、“应化利生”。指佛菩萨为了顺应众生之利益,而变现出与众生同类之形像,以利于教化。《大智度论》卷九十四:“是菩萨于众生中,或为父,或为子,或为师,或为弟子,或为主,或为奴,或为象马,或为乘象马者,或时富贵力势,或时贫贱,于此诸事,亦不为染污。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不染苦乐。一切事者,如先作种种阿僧祇身度众生,苦乐不染者,乐中不生爱,苦中不生瞋,不如生死众生随处起烦恼。菩萨应如是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CBETA,T.25,no.1509,p.717b)
  [61] 《法鼓全集》第一辑 第五册《基督教之研究》第二章“牧师及神父的‘佛教学”之第五节“清理几个问题”,第57页。
  [62] CBETA,T.25,no.1509,p.116a。
  [63] CBETA,T.9,no.278,p.412a。
  [64] CBETA,T.54,no.2128,p.434c。
  [65] 又称“莲华海藏世界”、“莲华台藏世界”。
  [66] CBETA,T.9,no.277,p.392c。
  [67] 天台宗智顗立有四种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68] 或谓,“作为佛的胁侍,文殊象征般若(智慧),普贤象征三昧(佛之理念)。”(《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普贤”条,第207页左栏)是乃就普贤之行德而言。
  [69]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普贤菩萨”条谓,普贤“表佛法、法身,为世间、出世间之本原”(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203页右栏)。
  [70] CBETA,T.36,no.1739,p.951c。
  [71] 如卷二十五。CBETA,T.10,no.279,p.84a-b、161a。
  [72] CBETA,T.10,no.279,p.
  [73] CBETA,T.10,no.279,p.211c。
  [74] 意为遍一切处,指佛之法身(一切法平等实性)遍于世界。
  [75] CBETA,T.35,no.1735,p.620a。
  [76] CBETA,T.35,no.1735,p.755c。
  [77] CBETA,T.9,no.278,p.559b。
  [78] CBETA,T.10,no.279,p.32c。
  [79] CBETA,T.35,no.1734,p.500b。
  [80] CBETA,T.45,no.1891,p.806a。
  [81]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1月第1次印刷。
  [82] CBETA,T.10,no.279,p.441b-c。
  [83] CBETA,T.10,no.279,p.442c。
  [84] CBETA,X.5,no.229,p.263a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909380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