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人间佛教 > 学佛入门
佛法概要(九)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一节 俱舍宗


     佛教传入我国,先后形成十宗,流传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十宗有俱舍、成实、三论、天台、华严、法相、律、净土、禅、密等宗。本书对禅、净土、律三宗已有专章叙述,这里不谈。其它七宗概况,现分述如下:

  佛灭后九百年,犍陀罗国有世亲尊者,取“经藏中有义”造《俱舍论》,发扬诸法的有谛。陈代真谛三藏,即将此论传入中土,其本人并著有论疏五十卷,阐释弘扬,惟后渐次亡失,迨至唐代玄奘大师,在慈恩寺内译成三十卷,传于门人普光、法宝二师。普光并有《论记》三十卷,法宝亦著有《论疏》三十卷,析理分类,颇带科学的色彩。六朝时有专弘此宗,唐后失传,典论亡失,近始由日本取回。现为唯识学者所研究,以明破立的妙用。本宗的成立,全在一部《俱舍论》,但《俱舍论》有二种译本:陈真谛三藏所译的,称为旧译。唐玄奘三藏所译的,称为新译。《俱舍论》的组织分为九品,前八品说明一切万法的有漏、无漏的因果。后一品阐明无我的理论,这是本宗立论的要旨。因为宇宙的业力不灭,所有万法皆是实有、有漏的我,亦无非由诸法的和合而成,故我体亦是虚妄,这即是“我空法有”,一部《俱舍论》的内容。本宗对于宇宙间一切万有的认识,别为五位,即: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

  《阿毗达摩俱舍论》,意译为“对法藏论”。对法是指“发智本论”而言,这有二种意义:一、是对向涅槃义,二、是对观四谛义。

  古人为了容易记忆品名,造有一偈:“界二根五世间五,业六随三贤圣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第二节 成实宗


      佛灭后九百年间,有诃梨跋摩,智慧深远,采取诸部中所长,而造《成实论》,明一切法空义。鸠摩罗什东来长安,于姚秦弘始年中,译成此论,传门人僧睿、昙影等,阐扬讲习,遂成一宗。至六朝时,道亮、昙度、智藏、洪偃诸大师,各造疏释,弘扬最力。唐以后日形沉寂,不再振作。现为研究三论宗者所修习,是为大乘空有二宗的前茅,本宗所依的经典,仅一《成实论》,本论的教义,即是建立在无常、无我、寂静涅槃三法印上。而说示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假有和合相,无有实体,显示我法二空的义理,而以涅槃的空寂为所归趣。

  《成实论》是一部以四圣谛的组织来解释一切佛教的论书。成实就是释“成”如来所说之三藏中的“实义”的意思。所谓实义,即是指四圣谛。
    
  如上表成实一论的组织,分为五聚二百二品。发聚是解释三宝,而其次的十论是说明作论的目的。本论对于苦谛聚即以五阴来说明,集谛是详述业和烦恼的部分,由此可知苦、集二谛聚不外是阐明世界的现实和原因的了。灭谛聚是涅槃的说明,其中所立之“假名心”、“法心”、“空心”为成实论特殊的教理。最后的道谛聚和灭谛聚同样,由大体上分为“智”和“定”二种,这是说明证果的原因的部分。


第三节 三论宗


      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依佛说的般若经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沦》,是为本宗的鼻祖。继承龙树系统而弘传本宗的,为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外道小乘。故般若真空,在佛灭后七百年,成为有力的学说。至东晋、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罗什师东来,翻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智度论》等,是为我国三论宗的起源。隋吉藏大师,专弘此三论。并造疏解释,一时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学者景从,故号三论宗。或加《大智度论》名曰四论宗。惟自从天台宗兴起后,不啻沦为天台的附庸,未有专论本宗的了。本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藏为所依的经典,故称三论宗。这三部论的大纲:为破邪显正,灭除众生一切迷执,而归于中道实相的空义。在三部论中,《中论》是正破小乘的法执,旁破外道而显大乘实相的法义。《百论》是正破外道我执,旁破小乘而显大乘实相的法义。《十二门论》显大乘正道,并破小乘外道。又《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以智为宗,《十二门论》以智境为宗,这即是三部论不同的概况。本宗所明的教义,在毕竟空理。而所谓空,即是无相、无得的空,诸法实相。在无所得空上,要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实相的本体,自然亦就显现。所以本宗为要显正,必先破邪,而破邪即所以显正,这是本宗最高的纲要。要破邪显正,依三论的话来说:“破邪则下拯沉沦,显正则上弘大法,振领提纲,理唯斯二。”所谓破邪,即是总破一切有所得的见执,概括言之,见执有四种:即一、外道——实我的邪见。二、毗昙——实有的执见。三、成实——偏空的情见。四、大乘人——一切有所得的见解。以上四种的迷惑,悉皆破灭,大小的见执,亦皆斥除,以达无我的境界。因为破邪已尽,无有所得,既无迷执,即此中道实相的真理,便可显现出来。《金刚般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本宗破邪的大意,开示诸法实相的教义。但诸迷妄无量无数,如何破法,可依《中观》建立八不要义。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即是说明宇宙万事万物,没有固定的自性,是随关系而变演的。能明白这八不的理论,一念观空,无相安乐,即可破除迷妄,显现真体,确是本宗觉心不生的根本法门。《中论疏》说:“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止归,方等之心髓,诸佛法之知见,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即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经,如对白日”。总之,本宗以自性本空,空即不执着、不实在的意思。明不生灭排遣一切妄执,断除一切意欲。主张从理解佛理,使内心解脱流转,证入真空本性。从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而履行中道救世,故本宗又名空宗,或称空慧宗。


第四节 天台宗


      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禅师学行精严,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偈。于是朗然顿悟一心三观的哲学,口传弟子南岳慧思。思受心观后,在禅定中悟得法华三昧,后入南岳,广开法门,教化群众。时有智者大师前来学禅,师徒二人,一见甚契合,思师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遂,今后来矣!”智者看到《法华经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供养如来”的文句,即悟法华三昧,在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提示宗师,慧思曰:“非尔弗知,非我莫识。”住大苏山潜修七年,三十二岁始下山,在南京瓦官阐说定慧双修的教化凡八年,又立止观四教,摄尽大乘的教义。后移住天台山,天台大师的称呼,由此而起。隋炀帝晋王广,迎至扬州,授菩萨戒,赐号智者大师。开皇十七年,享寿六十七岁,逝世于石城寺。著有《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世称天台三大部。又著有《观音义疏》、《观音玄义》、《观经疏》、《金光明经义疏》、《金光明经文句》等,称为天台五小部。又荆溪大师说:“本宗以《法华》为宗髓,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故此外加《大智度论》、《大般涅槃经》、《大品般若经》亦为本宗旁依之经论。

  天台宗,五时八教已在上面曾经谈及,不再重复。现将其教义的特色略述如下:

(一)一念三千说

  此说是根据《华严经》:“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蕴,一切诸法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念”属心,“三千”指法界。三千法界如何是一念心造?天台大师谓:吾人一念贪欲心起即落在地狱法界;一念瞋恨心起,即落在饿鬼法界;一念愚痴心起,即落在畜生法界;一念妒嫉心起,即落在阿修罗法界;一念五戒心起,即落在人法界;一念十善心起,即落在天法界;一念厌离心起,即落在声闻法界;一念因缘心起,即落在缘觉法界;一念自行化他心起,即落在菩萨法界;一念平等心起,即落在佛法界。此十法界,界界互具,圆融相摄,成百法界。又据《法华经.方便品》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每一法界具此十如是,百法界即成千如是。这千如是中,又分五阴实法一千,众生假名一千,依报国土一千,便构成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上说的是事造三千,事相是从理性本具而起,所以更有理具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

(二)一心三观与三谛说

  “三观”即空、假、中三观。有内外三观之分:内三观依《智度论》三智一心中得而立。一会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一念观心中,法尔具足。外三观即观诸法具足三观,依《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亦名为假名(假观),亦名中道义(中观)。”此三观法,随观一法,莫不具三。如观空时,假、中皆空,观假、空、中亦然。如葫芦落水,面面皆泛,水银落地,颗颗皆圆,是称一心圆融三观。

  “三谛”即真、假、中三谛。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一一法中,具此三谛。
  三观为能观心,三谛为所观境,能所交融,不可分割。所以古人说:“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又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性即中,若能识得佛境界,当下谛观如虚空”。

(三)六即佛说

  (1)理即佛:即有情本具之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古德有偈:“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2)名字即佛:闻法得解,明了本具之佛性与十方诸佛平等无殊。古德有偈:“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返恨自蹉跎”。

  (3)观行即佛:依能起行,时刻回光返照,推究自性。古德有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摄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4)相似即佛:由观行得力,粗垢先落,仿佛见到本真。古德有偈:“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5)分证即佛:因功夫增进,分破无明,分见法性,为散开一隙云雾,便见一片青天。古德有偈:“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6)究竟即佛: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圆明。古德有偈:“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自性,更无一法新”。

  六即佛说的意义,使凡夫明了佛道虽有六类差别而常相即,克服佛道高不可攀的自卑心理。虽相即而又有六类差别,凡圣位次井然,可纠正增上慢人的愚妄骄狂。

(四)性具善恶说

  “性”指法界性,即人人本具的真如法性,具有善性和恶性。天台大师认为十法界有情,具有善恶二性,所以到了佛果仍可现起地狱、饿鬼、畜生的恶相而施教化。又如佛现金刚药叉等忿怒贪瞋痴像,于诸暴恶造罪有情,行诸恶事,这是恶事善用。此间众生的恶相,是恶业所感,到了佛果也可幻现恶相,来度化众生。因性具说,天台宗又被人们称为性具宗。

  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观著称。天台止观有三种:(一)渐次止观,(二)不定止观,(三)圆顿止观。

  渐次止观:是历涉深浅法门之次第,始自人天乘,终至菩萨、佛乘,渐次积累修持之功,即《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是。

  不定止观:或渐或顿,无固定法体达实相妙理。即《六妙门》是。

  圆顿止观:不从诸种法相着眼,而是直观诸法实相妙理。即《摩诃止观》是。


第五节 华严宗


      佛灭后七百年,龙树菩萨从龙宫传来《华严经》。东晋时,印僧佛陀跋陀罗在扬州道场寺译《华严经》,以及其他诸师的讲传疏解。唐杜顺和尚(传系文殊菩萨转世)悟入华严法界,始倡华严宗。著有《法界观》,《五教止观》,发扬华严法门。初传智俨,作《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发明十重玄门,以六相融会之。次传至贤首大师,作《探玄记》、《游心法界记》、《一乘教义分齐章》等,总判释尊一代教化为五时八教,集华严宗之大成。武后时,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四万五千偈,世人称为新经。时清凉大师澄观作《华严经大疏钞》,博大精微,总括小大行相,无倚无偏,大振华严宗风。清凉法嗣宗密,原为禅宗学者,改宗华严,著有《原人论》,禅教并重。其《圆觉经疏钞》,与清凉思想一以贯之。本宗所依经典:

  一、《大方广佛华严经》 六十卷 晋佛陀跋陀罗译 又称旧译华严
  二、《大方广佛华严经》 八十卷 唐实叉难陀译 又称新译华严
  三、《大方广佛华严经》 四十卷 唐般若译 又称后译华严。

  在三译华严中,贤首以前均依六十《华严》而弘教化,宗密则依八十《华严》而弘教化。此外,世亲造《十地经论》十二卷,为《华严经、十地品》的释论,为本宗所依论典。

  贤首大师依《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制三时五教说,在前面已谈过,不再重复,现就华严教义主要内容略述如下:

  (一)四法界: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四法界,相即相容,重重无尽。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事法,有界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界有性分二义。盖理因事显,事依理成,理事交融,相得益彰。四、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相,大如须弥,小如毫末,得理法界之熔融,皆随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

  (二)三观:杜顺和尚又于四法界立法界三观。一、真空绝相观,观理法界。万有事相,一一皆空无自性。万有既空,而空亦不存。必须泯绝念虑,无所住着。二、理事无碍观,观事理无碍法界,真空之理,具不变随缘二义。以不变故,一理湛寂;以随缘故,万象森罗。不变而随缘,理不碍事;随缘而不变,事不碍理。即理即事,非理非事,如水与波。三、事事无碍观,观事事无碍法界,一一事物,虽有大小精粗之分,而各各皆据全理而成。故一一事物,莫不具真理之全体。且事事随真理而普遍,真理亦普遍于一一事物中而无所分别。彼此互遍,互不妨碍,成为一大缘起。杜顺和尚说:“此理超情离见,非世喻能说”。

  (三)十玄门:智俨大师据杜顺和尚的法界观,创十玄门,法藏、清凉诸大师详加发挥,成贤首一家之言。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如一室千灯,为九门之首。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事如理遍故广,不坏事相故狭,为事事无碍之始。三、一多相容不同门:由于广狭无碍,故一法遍多法,一多之体并存,但力用交彻故。四、诸法相即自在门: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故。五、秘密隐显俱成门:由彼此互摄,故互有隐显。六、微细相容安立门:由此摄彼,一切齐摄,无有先后,亦无相妨故。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者,帝释天之珠网,珠珠互相辉映。此喻法法互摄,重重无尽。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即知因陀罗网喻,便解一即一切之理。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世,以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三三互具成九世,九世不出我人当前之一念,故曰十世。三世似有先后,故曰隔法,而事物实先后相成,故曰异成。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由一一事法,皆互遍互融,故随举一法,即便为主,余则为伴。主伴依持,而无障碍,故曰圆明具德。《华严经》云:“华严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此之十门,随取一门。即具十门。十十互具则百,百百互具成千,千千互具成万。无尽重重,重重无尽,法界缘起,法尔如是。

  (四)六相:六相见于《华严经、十地品》,智俨大师取之以补益十玄,使十玄由繁而简。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然法界同体,本无异相,由法入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一、总相:一即是多为总。谓一真法界之体,能具多种差别,如人身,能具眼等诸根为一体,故云总相。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谓理体虽一而有种种差别,为人身虽一,而眼等诸根,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同相:义不相违名同。谓义虽有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缘起。如眼等诸根,虽各有不同,而其一身不相违背,故称同相。四、异相:多义相望为异。谓种种差别之义同一体,而各适其宜,不相混滥。如眼等诸根,其用不杂乱,故云异相。五、成相:一多缘起和合为成。谓种种缘起之义,共成法界总相之体。如眼等诸根共成一身之由,故云成相。六、坏相:诸法各住本位为坏。谓诸法各各自住本位,则总相不成。如一屋,楹、柱、瓦、砖等,各自独立,即一屋不成,故称坏相。六相中,总、同、成三相,是无差别门;别、异、坏三相。是差别门,万物皆有此差别,无差别二义六相,事事之中,有十玄之妙理,六相之圆融,是谓事事无碍。

第六节 法相宗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国内瑜遮那讲堂,宣说《瑜伽师地论》等,而树立唯识、法相的教义。无著菩萨复自造《集论》,明一切法相,授弟子师子觉选择,故后成为法相系。又造《摄大乘论》,明唯识之理,授其弟世亲选择,故后成为唯识系。然识为能唯,相为所唯,互有因果密切的关系,不可分离,故总名唯识法相宗。世亲既为《摄论》造释,复造《二十唯识论》,以广破外道小乘,造《三十唯识论》,建立识变因果的真理。后来又得陈那、护法、安慧、难陀、戒贤诸论师继续兴起,故本宗教义乃渐完具。我国南北朝时,真谛三藏及菩提留支,对法相经论虽有翻译,但未竟全功。迨唐玄奘三藏,以英敏绝伦的才质,坚忍不拔的志向,孤身万里,周历五印度,从戒贤论师受学五部大论、十支论等。更通达因明《论理学》、声明(语言文字学)。至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广译经论等一千三百卷,唯识法相的奥旨,识变因果的真理,始弘扬于中土,一洗国人思想界的空洞混杂。又得弟子窥基大师,作《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并广制章疏:如《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七卷,《唯识掌中枢要》四卷,《瑜伽略纂》十六卷,弘扬本宗,近代太虚大师亦盛弘本宗。

  本宗所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识(心)所显现,故称为唯识宗,又本宗不诠明宇宙本体,只详密地把现象分类、故又称为法相宗。由历史观点言之,世亲菩萨根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制造的《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是为本宗的根本经典。但是世亲以后,贤哲辈出,各有著释书籍,及至唐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里,引用了《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摩》、《楞伽》、《密严》等六经,及《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大乘》、《十地》、《分别喻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辨中边》、《杂集》等十一论,以证明心识的义理,故后来学者,遂以此六经十一论为本宗所传的经论。

  复次,玄奘大师又综合世亲菩萨的门下,护法、难陀、安慧、亲胜、火辨、德慧、净月、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所著的《唯识三十颂》的解释,而编纂的《成唯识论》十卷,为本宗树立的网维,故亦为本宗重要的典籍。

  本宗成立唯识义,古德以五重唯识观括之。

  (一)遣虚存实唯识观:云何遣虚存实?即遣遍计所执之虚妄,而存依他、圆成之实有也。前已云遍计所执,如认梦为实境,如执云为固体,唯是虚妄。依他起性,如心现梦,如云浮空,幻不离真而无自体。此云遣遍计执之虚,而存依他圆成之实者,以双观真俗二谛,而专遣虚妄执耳。就俗谛说、依他起亦为实,就胜义说、圆成实方为实。对虚说实,是为空有相对之唯识观。复次、二谛又为性相二门,相依性而常显,性离相而常住。起信论云:“一心生灭门”即是依他起性,“一心真如门”即是圆成实性;二者皆不离乎一心,此唯识所以成立也。

  (二)舍滥留纯唯识观:一切诸法皆不离识,识分心、境,境别内外。上云遣虚,仅遣去心外之虚妄执境,此云舍滥,乃将心内之相分境一并舍去,较为更进一层。然心外无本境,凡所缘皆心内相分,能缘皆是见分,悉统于百法之中。今就百法舍去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应法,六变相所缘无为法今所留者,为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所。留能缘心,舍所缘境,是为能所相对之唯识观。

  (三)摄末归本唯识观:一心所法各分本末,本者、心之自体,末者、自体上所现之相分见分。上虽已舍相分,犹存见分之用,此则摄彼相见二分归就识心之体。心体云何?即自证分也。谓摄取识心上之相分、见分、而归于自证分。比较上二重更进一层也。是为体用相对之唯识观。

  (四)隐劣显胜唯识观:心王心所胜劣悬殊,心王为胜,心所为劣,以心所原为心王之所管领也。就胜义说,显主体之心王而隐属性之心所,亦由博而约、从粗而精之理,以便作观耳。至此又去五十一心所,仅存八识心王,是为王所相对之唯识观。
    (五)遣相证性唯识观:心王虽尊,有事有理:事者、差别之相用,必须遣之;理者、无差别之法性,必须证之。是为事理相对,事尽理显,智无得所,入真唯识之唯识观。


第七节 真言宗

      释迦牟尼如来成道的初一七日,当自受法乐时,为金刚诸大菩萨,说此真言,即为本宗的起源,金刚萨埵既受法已,遂结集成《大日经》、《金刚顶经》各十万颂,纳于南天铁塔。后来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见金刚萨埵,承受大法,并受两大部经。其后龙树授法于龙智菩萨,龙智化行于南天竺及师子(锡兰)等国,寿七百余岁,并传两部大法于善无畏、金刚智两三藏大师。

  善无畏初学空宗,入密后化行南印度,开元四年前来长安,从事译经,译有《大日经》七卷,《苏悉地羯罗经》等三卷,在华十九年,享寿九十九年而卒。金刚智于开元八年,偕其弟子不空,由海道来华,亦赴长安译经,译有《金刚顶经》,年七十一岁,卒于洛阳广福寺。弥留时嘱其弟子不空返印,觅求《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完本,不空乃至广州返印,至天宝五年(公元746)携回多数梵本,重来中土译经,所译经典,相传有一百十部一百四十二卷,实为罗什与玄奘以后的一大翻译家,我国密教的大成,实有赖于不空的功绩。不空的弟子为数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为慧果,慧果传义操,义操传义真。日僧空海亦系慧果的弟子,为日本密宗的弘始人,至今传持不绝,称为“东密”。西藏佛教也属密宗,直接传自印度,通称为“藏密”。本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所正依的经典。《大日经》是毗庐遮那佛在法界空的一会,而说示阿字本不生的真理,一切众生本有的曼荼罗的。《苏悉地经》是说真言行者的庄严作法行持律仪等的。这即是真言三部经的要义。

  真言宗注重仪式、观想、结印、持咒,以使身、语、意三密相应。受三密的加持,即可即身成佛,达到自证的真法真理。修三密的。要身结手印,口唱真言,意住三摩地,创立客观庄严环境,以永留意中。长起滋润作用,而激发相应行为,以获相应的果报。修到佛凡一体,生佛一如的境界,即可发挥着无限的威神力量。又真言宗是以曼荼罗为本。在曼荼罗中,能摄尽密教的所有的问题。由曼荼罗的考察,能明白佛身的相状、佛身的建立、佛身的象征等等,同时也可以理解本宗的教理与组织大纲,故曼荼罗是本宗的精髓,同时也是表现着佛教艺术的极致。曼荼罗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但同一表现的东西,却可以分为四种来观察:

  (一)大曼荼罗:是表示宇宙全体的形象,是指万有的普遍相,从六大所成的现象,诸法的全体,叫做大曼。即就佛菩萨而言,诸尊相好,亦名大曼荼罗。

  (二)三摩耶曼陀罗:——是指现象的特殊相,宇宙中的每一现象,都有他各自的特相,事事物物,并不是无意义的存在。一切的东西,都有很深奥的各自的生命和价值。一一东西,都有表示着各自的本誓。三摩耶有平等、本誓、除障、惊觉等四义。其中以本誓为最近原意,乃一种作用的理想,如诸佛菩萨,所持的刀、剑、轮宝、莲花等器具和手印,都是象征着诸佛菩萨的誓愿。

  (三)法曼荼罗:——是指一切的语言、音声、文字、名称等意思。一切的东西,既有其特殊意义和理想。其表现在声音或名称的时候,当亦发生特种的意义。十种法界,悉具语言,六尘诸法,皆是文字。一切的语言,所有的文字,即是如来的语言文字。例如把头一个字用梵字表现出来的真言,以代表诸尊的记号,“阿”字表示大日如来,“用”字表示阿弥陀佛,均系此意。

  (四)羯摩曼陀罗:——是表示着宇宙事物活动作用。羯摩是作业的意思,一切的事物是实在的象征。所有一切的作用活动,均是实在本身的活动,四大的运行,日月星辰的异动,皆是从实在所发的有意义的活动。从密教上言,诸佛的威仪事业,即在铸塑雕刻上所表现的威仪活动都是羯曼;从广义上看,众生界的行住坐卧,一切的活动行为,也都是羯摩曼荼罗。

结  束  语

      本书以浅显的语言来淡一淡我对佛教的一些体会。真是大海一滴、虚空一尘。正如先师圆瑛大师遗著《楞严经讲义》的自序后面说“聊籍管窥之见,而论性天,但凭蠡测之才,而探义海”。因此本篇《佛法概要》,只能作为佛学院同学们和有志佛学者的入门方便。

  学佛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成佛呢?这是佛教理论所要回答的内容。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智慧、慈悲”。而智慧与慈悲的具体表现,即是福慧两足,唯有修福修慧,积极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功行圆满,才能成佛。

  修福即是广修菩萨大行,要求在人的本位上,从事有益的事业,促进人类幸福,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佛教徒要诚诚恳恳做到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开创大乘入世利人的精神。要深深认识到不但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成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在人间成佛。值得一提的,佛陀还给人间留下一个民主的僧伽制度,规定僧伽中一切事务,一定要由僧伽大众会议来决定办理,不许个人或少数人独断独行。关于会议的程序、日期、工作检查、个人行为的批判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英国塞德兰侯爵在《印度的遗产》一书中写道:“我们今天的议会制度,竟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印度佛教会议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奇的事。”

  修慧即是学习,增长知识,尊重知识。佛者,觉也。即具有高度觉悟、高度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例如悉达多太子青少年时代,完成了各种语言、文化、哲学、数学、天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优异。但对人生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人生和宇宙的真理是什么?这些主要课题,常常萦回在他的脑际,百思不得其解,强烈的追求真理愿望,驱使着他,毅然离开王宫,到雪山去剃发出家。以自己本具的天然智慧,洞沏宇宙人生的实际真理。是一系列无有穷尽的缘起现象,豁然开悟。如生理现象有生、老、病、死的变迁过程;心理现象有生、住、异、灭的变迁过程;物理现象有成、住、坏、空的变迁过程;一切都是刹那刹那永不停息地急速变迁。“变化密移”是物质与精神存在的唯一形式。“诸行无常”的法则,能使人奋发向上,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愚者经过学习,可以成为智者,我们众生经过修福修慧,一定可以成佛。诸佛有宏深誓愿,可以示现同类身为众生破除疑网,开大智慧。

  菩萨本着利他大乘佛教精神,能与众生休戚相关,“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的心念,就会油然而生,积极地来进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宏誓,《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从根本上说,有了众生,才有菩萨。《华严经》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以此为据,每个学佛者,在对待众生上,都应具足五心:

  (一)不舍心: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生的幸福以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永远为众生的利益而工作、奋斗、无有止息。

  (二)平等心:菩萨将众生当成父母和诸佛一样看待,“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三)无畏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坚持这样的志愿,所以菩萨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

  (四)同事心:佛经上说的同事,是指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思想,共同奋斗而言,菩萨在心理上和实践上与众生同事,不分彼此,打成一片,救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得救度者,不着度生之相。

  (五)学习心:菩萨为了服务众生,助成众生幸福,要“悲心恳切,学处广大”。“难学能学,尽一切学”。作到学习一切知识,向一切人学习,象《华严经》写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样,不知疲倦地学习。菩萨于一切时,一切处都去学习,增长道种智,一切种智。

  佛的智慧即是缘起和因果论,这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探索的根本教义。在佛教的发展史上,虽然有了许多变化,但都不能离开缘起和因果的根本教义。我们能够掌握这种甚深教义,即是了解佛法的核心,攀登智慧的顶峰。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71948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