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无尽,万行庄严,来到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参访修学,就应该将自己的虔诚之心体现在领悟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上来。“愿”是菩萨的崇高理想,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人生做个很好的规划,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还必须要有行动,这就是“行”。普贤菩萨的“行”就是要我们去精勤实践,大行无尽,所以,“普贤行”对于我们众生的生活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

  永寿法师,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1982年在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1985年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曹洞正宗第六十五世衣钵传人。

  法师以《华严》思想及普贤菩萨“行愿”精神为指南,创造性地将曹洞宗的修证理论结合峨眉山实际,择机契理地提出了建设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修行、教育“三个中心”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积极入世的 “五妙共品”新思路,并将其贯穿于金顶华藏寺改造、建设金顶十方普贤铜像和恢复大佛禅院的建设中。

  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方丈足迹 > 文章
圆融和谐 不忘初心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华文化与佛教”,关于二者的关系已经形成共识,佛教是中华文化的构件和表现,是总与分的关系。正如赵朴初先生当年论述的:“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次会议主题把中华文化与佛教并列放在一起,是强调和突出佛教,重点研讨佛教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包括佛教作为传统文化当下对众生、社会、国家的利益与功用。中国古代对待文化的观念是继往开来,即北宋理学家张载所言:“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当今中国已经从政治层面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次将弘扬传统文化写入国家级的文化规划纲要之中,习总书记更是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佛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佛教道场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去发现和挖掘现实价值,是人间佛教入世精神的体现,也是佛教界的使命。在此,我向大家汇报和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动态地把握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为什么说要动态地把握呢?中华文化是有传统的,首先,传统这个“传”字就是动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是一代又一代继承续传的文化,历代都有丰富、发展和变化,如果失去动态的把握,就是食古不化,就成了教条主义,和佛教缘起的精神也是违背的;其次,还有 这个“统” 字,体现一个统一性,指的是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思想观念、外相表征在长期历史变化中稳定的一面, 好像是静态的,不变的,其实不然,比如佛教,在先秦的文化中就没有,后来影响越来越大,就融入其中,形成新的统一,构建新的传统。今天全球化和体系中,我们也接受了外来的新文化,在未来也有可能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中华文化是历史的,用佛教的话说,也是无常的、与时俱进的,必须从动态中去把握,动态的也一定是开放的、圆融的、和谐的。

  现在对中华文化的讨论比较热,但对其把握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中华文化是个宏大的主题,如同文化难以定义一样,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准确定义的概念。但有很多学者也试图从某一侧面去给出定义,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但有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借鉴百度百科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显然,这个定义没有顾及佛教对中国文化巨大影响,已经成为主流的历史事实,将其与墨家、名家、回教类、西学格致类等并列,排挤到中国文化的主流之外,从地位上降格为支流与补充。

  众所周知,佛教尽管发源在印度,但经过两千多年的本土化过程,即学界所谓中国化、化中国的过程,事实上已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再也分不开,形成具有中国特质的佛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尊鼎,佛文化与儒文化、道文化, 就是缺一不可的鼎足,这早已是共识,不用赘述,因此,现在我们再也不能说佛教是外来的、是别人的、是补充的,佛教已经内化融合,就像外取的食物,经消化吸收,营养为自我的血肉一样。

  在佛教初入中土的时候,作为外来文化,与当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有很大冲突的,即使到了唐代,韩愈也写过著名的《谏迎佛骨表》,排挤佛教。而佛教本身具有一个适应性很强的思想系统,不断自我革命,入乡随俗。比如儒家讲究孝道,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我们出家人,不但剃头,还单身不娶,即是不孝。但佛教不是曲意逢迎儒家的形式标准,而是与儒教进行实质的沟通。佛教也推出许多感人的孝道经典,如有名的《地藏经》《盂兰盆经》《父母恩重难报经》,从根本上阐扬孝道。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佛教的孝亲思想。我们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十大愿,就是根本的孝道。比如,第九愿是“恒顺众生”,第十愿是“普皆回向”,是对儒家孝道是升华,是人间至大无上之孝。

  中国本土文化具有特别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宋代以后,三教就圆融了。现在若还有人再提佛教外来的问题,甚至将佛教排斥在中华文化的主流之外,就是无知了。

  总之,佛教是外源内化的中华文化,早已浸入中国人的血脉,内化为中国百姓的精神,成为中国百姓的信仰。在儒、释、道三教当中,从现实的角度,佛教群众基础相对较好,应当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最重要的载体。

二、现实地理解“显密圆融”的问题

  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发展了一千八百多年,受回教侵入,大约在十二世纪后就衰微了。而在中国本土继承了印度佛教全部内容。大乘佛教,于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统的佛教,逐渐也形成以显教为特色的汉传佛教、以密教为特色藏传佛教。

  密教不仅在藏地传承,对汉地的影响也很大。到唐朝初年,汉译佛经中已经出现了100多部密咒密法方面的典籍。只是在历史的动态发展中,受不同地域人文背景的差异,才在嗣后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自的传法特色,但汉藏佛教内在的血缘割舍不断,根本教义完全一致,并一直保持沟通和延续。

  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佛典5962部,数量极为庞大,毫不逊色汉译大藏经。汉藏两地藏经互为补充,是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智慧宝库。此外,显宗和密宗在教法上也有很多接轨之处,两地佛教法流交融,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显与隐、繁与简、名与实等差异,并不影响精神内核的同一性和根本信仰的一致性,以及藉此建立起来的血浓于水、荣辱与共的民族之间的情感关联。

  藏传佛教在蒙、满等民族影响深厚,在汉族中也有众多的信徒。在当下的现实中,“显密圆融”,体现为整体佛教相协调的正常态势,而非人为设置宗派壁垒。任何在两地两宗之间形成的隔阂、歧视和孤立,都应当通过有效沟通和建立智慧平台予以消除,从而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促进不同民族互信、友好,不啻为中华文化发展的现实之路。


三、发展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佛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佛教,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重视,更是对佛教的期望。近代新文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对中华文化、包括佛教产生了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前面讲了,要动态的把握中华文化,包含了将传统纳入历史去看待,更包含将其放到现实中去运用,使佛教更适合当代社会。用佛教的话讲,就是要契理契机。

  契理,契合佛理;契机,就是契合人心。按太虚大师的说法就是:“探求佛法的真实而求所以适应,使佛法有利于人类,永为众生作依怙。”同时,契理,也应圆融世俗之理,站在社会政治的层面,包括契合国家大政方针的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发展服务。“不依国主,法事难立”,就时下而言,寻求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路径,则也是顺应当下的人心,是为契机。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内部的管理自古就是民主的方式,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极好的调适性。从实践上看,信众的数量、道场的发展都相对较好,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最重要力量。近代,佛教变革以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的思想为发端,印顺大师沿着这条思路,以虔诚的信仰和严谨的学术提出“人间佛教”思想,成为当代佛教发展的主线。顺着这一主线,中国佛教也日益建立起入世人间的文化自觉,主动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参与中华新文明的创造,佛教文化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只重要力量。

四、结语

  在十九世纪末,佛教在中华民族岌岌可危的局面中急切寻求生机,许多爱国僧人背负振兴佛教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没有借佛法以避世偷生,而是积极入世投身革命,秉承“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他们既是佛法的践行者,更是民族的仁人志士。

  今天,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和平环境中,新的社会矛盾以各种新的形式呈现。如何对治?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念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现时代,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鼎足,要敢于担当,绝不可随同俗流,淡忘本怀;也不可隐遁山林,沉沦不振,当代僧人应该坚守爱国爱教的底线,为国担当,为民请命,利乐有情。

  最后,以太虚大师1938年所著的《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中这首著名的偈颂收尾,与诸位共勉。颂曰:

  仰止在佛陀,完就在人格。

  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本文为2015年成都“中华文化与佛教”研讨会参会论文)

2019-02-27 10:47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2278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