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人间佛教 > 学佛入门
《正信的佛教》之四

 

 

《正信的佛教》之四

作者:圣严法师


§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批评佛教,因为他们见到佛教的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样地所谓「敦伦」,他们在偏狭的家族观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认为出家是大不孝的行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虽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 直到现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学者,批评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实,佛教对于孝顺父母的教训,在大小乘的经律之中,可谓多得不胜枚举, 只要多看几部佛经,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极端崇孝的。比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所以说:「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 。」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增含卷十一以供养父母准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 个故事:当时佛的一位罗汉弟子,名叫毕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所以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示:「若人百年之中, 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增含卷十一也有类似的教训。又在《中阿含经•鞞婆陵耆经》中说:有一位迦叶佛时的贫苦工人,叫做难提波罗,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实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为了奉养他双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宁可做陶器来维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事实上,佛教的修持,虽以出世离欲的出家生活为可贵,但也并不强制人来出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规定,父母不允许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贫穷而无人奉养时,出了家的儿女,仍应尽心奉养,否则便得重罪。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说: 「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这岂能说佛教是反孝的?当然,如果思想偏狭而复幼稚的人们,一定要说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就无话可说了──说也难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养育各自的子女,已经很少能够孝养各自的父母了。这也许就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罢!


    至于佛教所讲孝道的观念,实在不是迷信「无后为大」的人们所能了解。佛教以为人在生死流转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过去未来的无量生死之中,也有无量无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济过去未来的父母。在菩萨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梵网经),所以菩萨道的实行者,广度众生,等于孝敬父母。当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评的墨者那样──视人之父若己父是无父也。佛教是从现生的父母为主而推及过去未来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对于广度众生,是报父母之恩的扩大,那叫做报众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众生的。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孝养父母,然后再去布施放生及供养三宝。

 
    世俗的习惯,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欢乐吃喝一番,称为庆生,或称为祝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以佛教的观念来说,自己的生日,正是母亲的难日 ,应该把怀念母难的情绪提高,应该于母难的日子特别怀念父母的生育教养之恩, 应该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尽情欢乐地为自己庆生。如果父母已经过世 ,那就尽其所能,布施放生,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回向父母之灵,自身也能得到植福延寿的实效。否则大张筵席而造成鸡鸭猪羊等的杀劫,那不是祝寿而是折福!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在上座部的南传佛教,由于特别重视比丘的身分,无形中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因为佛陀对比丘们常常告诫女色的可怕,女色是魔是蛇。


    其实,佛陀的本怀未必重男轻女,因为色欲是属于男女双方的,对男众说女色可厌,对女众说,男色岂不也是可厌?

 
    所以,从学佛证果的观点上说,男女是平等的,女人除了必须转了丈夫身才能成佛之外,至于成罗汉、成菩萨,根本是没有男女差别的。比如观音常现女身,也唯有女人的气质最能近乎慈悲的菩萨精神,佛也常说「以慈悲为女」。女人所缺少的是强劲勇猛的魄力,故在佛经中以为女人不能做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不。佛教决不勉强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仅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 家庭才是佛教建设的根基所在,如果反对家庭制度,佛教的僧尼也将无以为生。

    相反地,佛陀却曾积极勉励家庭生活的如理建立,比如善生经,就是一部指导在家生活的经典,指导在家人应该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子女对父母要报恩要孝顺 ,父母对子女要教养要婚配;弟子对师长要供养要恭敬,师长对弟子要尽心教导, 要代选择明师善友;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要诚实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给养服饰饮食、要怜念、要亲亲;主人对仆从要给食要体恤,仆从对主人要服从要尽职 ;亲族邻友对待亲族邻友,都应互相敬爱、互相济助、互以赤诚相待、互以善言规勉;在家人对待出家人要恭敬设座、要布施供养,出家人要教在家人信善学善(以上是摘其大要而非经文)。此外,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做一个居士》。

§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异教」Heathenism 原是犹太人及基督教给异民族的鄙夷之称,我们借用代替「外道」,但不作鄙夷想。

    佛教不像那些民族化或家族化的宗教,佛教没有这种种族歧视或宗教歧视。宗教信仰虽与家庭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婚姻又是组成家庭的基础,但对一个佛教徒而言,并不要求首先改变了对方的宗教信仰然后再行结婚。但是,一个正信而有修养的佛教徒,必定能在婚后的夫妇生活中,促成对方来改信佛教。

 
    这在佛教的经典中,是有根据的。曾有一个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裸体外道的信徒室利笈多,那个裸体外道的信徒最初极端地反佛乃至害佛,最后终于唾弃了裸体外道而皈依了佛教(《根本目得伽》卷七、卷八)。另有佛的信女须摩提,也嫁给了外道的信徒,感化了外道的信徒。(《增一阿含经》卷二二《须陀品》之三)


    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四摄法的「同事」的原则之下,不但不要求配偶的对方首先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至可以先去投合对方的宗教信仰,结婚之后 再来潜移默化,转变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先使自己同于他,再使他来同于己。

 
    当然,婚姻是终身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一个初机信佛的佛教徒,不必利用婚姻作为传教的手段而致造成不幸的后果。所以,婚姻的主要条件,不应该是宗教的信仰,而是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

    因此,如果没有把握感化对方,最好选择同一信仰的配偶,如理组成佛化的家庭,否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导致婚姻的悲剧,那是很不幸的。

    再说,组成佛教化的家庭,虽是佛教徒的应有责任,万一由于配偶的信仰不同而坚持他的不同信仰,一时之间又无法改变他的信仰,那么,宗教的容忍,应该能使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正信固比迷信好,有信仰也比没有信仰好。在如此的情形下,应当信仰是信仰,夫妻是夫妻;教堂(寺院)是教堂(寺院),家庭是家庭。 因为,佛教本来不是家族化的宗教,而是自由化的宗教。佛陀不障碍他人信仰外道 ,佛陀不反对他人供养外道,乃至要对弟子说:「汝当随力供养于彼。」(《中阿含经》三二.一三三)

§佛教徒必须要行佛化婚礼吗?

    佛化婚礼,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找不到明确的根据。所以,佛教并不强调佛化婚礼的重要性,凡是公开的婚姻,都会受到佛教的认可。佛教严禁私通,私通在佛教称为邪淫,是犯罪的行为。

    至于佛化婚礼,在佛化家庭的建设上说,是有必要的。至少,佛化婚礼的举行,已经证明男女双方都是三宝的弟子,自从结婚之后,他们所组成的家庭,也必是佛化的家庭。所谓佛化家庭,是指信奉三宝并且实践佛法的家庭,至少那是一个修持五戒十善的家庭,一个和乐慈爱的家庭。

    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应该举行佛化婚礼,并且鼓励亲友们举行佛化婚礼 。

    因为佛化婚礼在佛典中没有明确的根据,对于婚礼的仪节,迄今尚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主要的仪节,应该是皈依三宝及宣誓相敬相爱,在三宝的光照之下, 结为夫妇,以爱情相助,以道情相勉。

    根据比丘戒的规定,出家人不得作婚姻的介绍人。但是,既没有说出家人不能作证婚人,也没有说出家人可以作证婚人。若以解脱道的观点衡量,出家人最好不做证婚人。若以菩萨道的观点衡量,为了佛化社会的理由,出家菩萨为人证婚,当可视为接引的方便。

§佛教徒可以离婚吗?

    离婚的问题,在佛典之中,也不容易找到明确的根据。不过,佛教主张婚姻的美满及婚姻的责任,既然结为夫妇,结婚之后,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尊敬,各守各的本分,各尽各的责任,佛教严禁邪淫(私通)。婚姻破裂,多数是由夫妇之间的不能互守贞节,夫妻之间既然都能坚持邪淫一戒,婚姻是不容易破裂的。即使破裂了的婚姻,佛教也主张破镜重圆;所以,佛陀虽不许比丘弟子们介入婚嫁的事件, 但仍许可比丘们为「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四分律》卷三)。因为, 男女的离婚,对于彼此的心理,都有不良的影响,尤其对于儿女的抚育,更要负起道德上的责任。根据这一论点而言,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

 
    不过,佛经中也没有说离婚是犯戒的行为。所以,万一由于感情的冲突,趣味的不投,乃至是出于虐待等的重大理由,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是可以离婚的,如果是为了满足情欲的理由而离婚,那是不道德的,也不是佛教所许可的,故也是罪恶的。因为,夫妻的离异,最倒霉的是他们无辜的儿女。

 
    在中国的古俗,男子丧妻可以再娶,称为续弦,以为那是道德的,如果女子丧夫,唯有守寡终身才是值得表扬的美德,这种「贞操」的观念,实在是由于轻女重男的习尚而来。在印度,并不如此,以印度教的科多马法典而言,主张丈夫他往六年而仍不得其音讯者,妻即可与其他男子通。佛经中的俗人出家时,必先舍其妻子 ,任妻自由,所以,失去丈夫的女子改嫁,在佛教是允许的,也是道德的。

§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吗?

    佛教不承认基督教所说的「原罪」,所以也不以为婴儿的罪恶性,如果婴儿有罪,那是他们在过去生中的行为造作,薰附于他们的生命主体──八识田中,佛教称之为「业」。所以,婴儿不会由于出生的理由而继承了人类的「原罪」。

 
    婴儿期间,尚没有自我判别的能力,信仰佛教的皈依仪式,必须是出于自我意志的宣誓,否则便不算皈依。佛教主张,七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出家,准此而言, 皈依三宝的仪式,也该到七岁以上并且已有自我判别的意志之时,才可以举行。


    不过,佛教深信功德的回向作用,所以佛教鼓励大家在婴儿出生的前后,以及为了庆祝婴儿的满月及周岁等时节,应该斋僧布施或念佛诵经,为婴儿的福寿智慧而祈祷。(例如《增阿含经》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二)

§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这在佛教界中,尚是一个未经讨论的问题。根据佛教的基本原则来说,只要不犯堕胎杀生戒,节制生育是不必反对的,为了子女的教养及生活的负担,节制生育是道德的。

    正因为佛教严禁堕胎,佛教以堕胎与杀人同罪,不论被堕的胎儿已经成形,或尚未成形,凡是堕胎,便犯杀人罪。所以佛教反对以堕胎作为节制生育的手段。

    因此,应当考察节制生育的技术问题。

    佛教相信:中阴身(从死后到生前阶段中的灵体)的进入母胎,是在父母和合的当时,见了父母和合的情态,便起颠倒想──爱父的入胎则为女婴,爱母的入胎则为男婴,并且执取父亲射出的精子及母亲的卵子为「我」。比照「发生学」来推想,这个「我」的观念,应该是在精子进入卵子之时才起作用,才是受孕,未必就是父母性交的当时。若今日的人工受孕,也不合这一解释,故此仅作因缘的方便说明。

    那么,如要节制生育,所应处理的阶段,须在精子尚未进入卵子之前,否则即成堕胎的杀人罪。房事之前,先服避孕的药物,或先在阴道或子宫内安置避孕具及药物,使精子接触不到卵子,或使精卵失去效能,这可能是道德的,但是确切地有把握不是杀死已经受孕的胎质才行,否则如果没有更安全的方法,最好不要节制生育,若想节制生育,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也是佛教最赞成的一个办法──节欲。

§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

    佛教是崇恩主义的宗教,父母、众生、国家、三宝,称为四恩,孝养父母、广度众生、爱护国家、恭敬三宝,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完全是为了报恩的动机。所以对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容怀疑他的国家意识。

 
    佛陀释迦世尊,成道之后,经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故国迦毗罗卫,但当他晚年时代,舍卫国的青年国君琉璃大王,为了报复迦毗罗卫国在他少年时代给他的侮辱,便发动大军,誓言消灭迦毗罗卫的释迦种族。这被佛陀知道了,便一个人在琉璃王的军队必定经过的道中,坐于一棵枯树之下,任由烈日曝晒。琉璃王见 了便问佛陀,何以不坐在有叶的树荫之下?佛的回答是很感人的:「亲族之荫故胜外人。」(《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之二)


    就这样,琉璃王进军了三次,三次都见到佛陀坐在枯树之下,所以也撤退了三 次。到第四次,佛陀知道这是释迦族的共业,也是无法挽救的定业,虽然同情与惋惜,也是爱莫能助,琉璃王第四次进军时,佛陀才放弃了挽救故国厄运的努力。

    在中国佛教史上,比如玄奘大师出国之后,曾为中国的文化在印度留下了辉煌的成果,虽在印度受到了崇高的敬仰,但仍念念不忘返回祖国的怀抱;法显大师在锡兰时,有人供养他一面中国的白绢扇子,他在异地见到了祖国的东西,竟然激动得「泪下满目」,这种热爱祖国的情怀,实在也是佛教精神的流露。

 
    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因为国库的财政贫乏,就有神会大师出来, 帮助郭子仪,大事筹募,以「香火钱」所得,接济当时的军需,终于平定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明朝的开国之君朱洪武,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汉人的政权,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民族英雄。但是谁也知道,明太祖不仅是正信的佛教徒,而且在他少年时代出过家。

    近代有一位宗仰法师,是中山先生的至友,他对国民革命,也曾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当然,若从佛教的理想社会而言,佛教决不是偏狭的帝国主义者,而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或世界大同主义,乃至是无限的宇宙大同胞主义,因为他爱全人类乃至爱一切的众生。可是,民族主义乃是达到一宇宙大同胞主义的基础,若要达成这一目的,必先要从热爱他的国家民族做起,否则便无从生根。

§佛教徒能够参加军政工作吗?

    佛教,不是一个政治性的宗教,所以佛教徒们,不会有政治的欲望。

    但是,政治的原则是治理众人的事,佛教徒既然也是众人之一,自亦不能脱离了政治而生活。

    政治,应该分为政权和治权,政权属于人民,治权属于政府。佛教徒,至少应该享有政权的权利,比如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佛教徒是必须参加的。近代中国高僧太虚大师,曾主张「问政不干政」,这是值得重视的。僧尼的职责是修行与弘化,直接从事于治权的掌握与执行,那是不应该的;对于政权的过问,乃是切身利害的问题,所以是应该的。根据这个原则,僧尼当可参加各级代议士的投票与候选,以期能将佛教徒的意见贡献给国家的建设。否则的话,即使佛教徒的权益,也将被人忽视了。这在释迦世尊的当时,也常以宝贵的意见,贡献给国王与大臣。 当然,如果是为了急求出离三界而出家的人,纵然是政权的权利也可放弃,无奈在今后的社会却又必是「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徵徭」的局面!

 
    至于在家的佛教徒们,从事军政的实际工作,乃是应当的。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忱的在家佛教徒,应当要向各方面的各阶层去贡献出自己。

 
§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从佛教的本质上说,从佛教的史实上说,佛教确是世界各宗教中最最爱好和平的宗教。

    佛教主张慈悲主义,能给予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乐称为慈,能拔济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苦称为悲,在慈悲主义的实践下,不会见到可憎可恨的人,只有见到可怜可悯的人。所以,在佛教徒的观念中,战争是最最残忍的事,宁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感化强暴,来赢取和平,也不愿以牙还牙以暴抑暴地从事战争。在佛教史上,佛教徒们常常遭受到异教或政治的迫害,除了从容殉教,从未有过暴力的反抗。比如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徒。以当时释迦族人的武功来说,不但可以抵抗一阵,根本可以打败琉璃王的,但他们不愿流了他 人的血,他们没有抵抗,便把城门打开,向琉璃王投降了,但是,琉璃王并不因 迦族的投降而就赦免释迦族人的生命。在这情形之下,摩诃男便向琉璃王要求,让他潜到水底去,当他未出水面之前,任由释迦族人逃亡,待他出水之后,再把未及逃走的释迦族人集体屠杀。琉璃王答允了,但是,摩诃男潜入水底之后,再也不出来了,看看释迦族人都要逃光了,派人下水察看,发现摩诃男把头发系紧在水底的 树根上,早已淹死了。为了所信的宗教,为了守持不杀生的和平主义,释迦族人宁可投降被杀;为了挽救族人的生命,摩诃男宁可自沉水底而壮烈地牺牲。终于也大大地感动了琉璃王,停止了他的屠杀计划(《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之二)。这则故 事,很可以说明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

 
    虽然,在佛经之中,也有说到以金刚怒目的精神,摧毁邪魔恶怪的势力,但那毕竟是属于精神界的修持工夫,而不是现象界的实力表现。

    不过,菩萨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的根性及各种环境的需要,化现的姿态是可以活用的,比如《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之中,就有从事于烽火战争及严刑峻法的菩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中,也现有大将军身。在瑜伽菩萨戒本之中也说, 菩萨如果见有恶贼为了贪劫财物而要杀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杀已证圣果的大小乘圣人,菩萨为了不使那个杀人者因了杀死多人或圣人而堕无间地狱,宁可自己先把他杀了,让自己堕地狱──这种出于悲悯之心而非出于贪心及嗔心的杀人,佛教是许可的。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 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落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 ─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注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佛法虽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层意思,站在佛的立场看佛法,法法可通涅槃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场,那就各有各专长的法门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各有他们的法侣(《杂阿含经》一六.四四七)。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佛陀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

    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到了佛陀涅槃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头,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这是印度佛教的大致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 ,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论宗,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 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槃经》而成涅槃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密宗。


    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槃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

    从以上所介绍的宗派看来,可谓洋洋大观,但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小乘不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一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存若殁地苟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最久,今日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仅有天台与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国佛教,除了念佛与参禅,几乎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注一一)

 
    自清末民初以来,由于流落在日本的许多典籍,陆续地请回了中国,三论、唯识、律宗、密宗等,在中国已有了复活的现象,只可惜中国佛教近数百年没教育,不培植人才,这一复活的机运,能否开发出来,尚待努力之中!

    除了中国,佛教在今日的世界各地,也都有著许多宗派。

    南传上座部的泰国佛教,分有大宗派及法宗派。

    西藏的密教区,分为黄教、红教、白教、黑教等。

    日本的佛教,大致上与中国相似,而以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为日本佛教的特色。 近人印顺法师对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评语:「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海潮音三四卷七月号 「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这就是日本佛教的特色。

    最后,我要总结一句: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当可见到统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现。

    注十一:禅宗的五家七宗的派别,不是理论的,乃就吾人所禀自然之理解,对禅所发挥之态度而言耳。故性质温和者其言和,性质烈者其言峻,因其发言之和峻,禅风因之而变,其禅风之相异,即禅之派别相异。故禅宗之派别在教理的区别上,不若华严天台之明皙也。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36368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