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佛教资讯
峨眉山佛学院师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作者:峨眉山佛教网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470更新时间:2013-03-26 14:44

  峨眉山佛教网消息:2013年3月25日,峨眉山佛学院师生、万年寺常住法师及员工共计200余人在峨眉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满霖法师的带领下,赴峨眉山息心所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

  早晨七点多开始,法师们徒步从万年寺车场出发,九点钟到达海拔1400多米的息心所。稍事休息后,法师、员工们拿起工具,来到了息心所山坡开始植树。法师们各自依普贤菩萨十大愿,心中默念,一愿种下一棵树。挖坑、放树苗、埋土、浇水,种满这片又种下一片,带来的3000多棵树苗被一一植入土中,开始了新的成长,孕育着新的希望。

  法师们虽然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植树造林,美化仙山,功德无量,这既是峨眉山僧历来的修行传统,也是当下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峨眉山是大行愿王普贤菩萨的道场,是普贤菩萨精勤实践精神的弘扬处,如今法师们效法峨眉山历代祖师,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正是这种精神的感召和践行,也是对这种精神的弘扬、彰显。

植树现场






  往年相关活动链接:
2008:/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46
2011:/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35

  相关文章:《禅心染得千山绿  仙山峨眉万年秀》
   
  “古刹绿拥,峨眉黛秀绝瀛寰;禅寺翠绕,云山景色好留连。”是对峨眉山风景的最好写照。“峨眉天下秀”的说法也由来已久,因为峨眉山上千峰凝翠、郁郁葱葱, 但你可知道,这样的美誉除了造化的神力之外,还得益于千百余年来居住此处的历代大德法师们的辛勤劳作。峨眉山纵横二百里之内的林木,大多不是自然形成的原始森林,而是人工造林的结晶。

  从已有的历史记载来看,常住峨眉山的法师们是这些秀色美景的辛勤园丁。明穆宗时,首创白龙洞禅院的临济宗大师无际明悟法师,在当时的白龙洞旁建造金龙寺(故址今尚存)时,在四周广植樟、楠、柏、杉。每种一树,辄诵《妙法莲华经》一字,并作礼拜。《妙法莲华经》共有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字,他也种了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株树。起于大峨楼下的象牙坡,止于清音阁上之向阳坡。方圆六里之内,翠云蔽日,浓荫匝地,为全山长得最好、最茂盛的人工阔叶林。后人为了纪念禅师的植树造林功德,把这片树林称为“古功德林”。虽经四百余年的风雨侵蚀,朝代更迭的兵戈扰攘,仍幸存四百多株十围古木,苍翠浓郁地掩映着红墙碧瓦的古刹,为峨眉山避暑佳境。为表彰别传慧宗的建寺造林之功,明万历皇帝朱翊钧赐号“宏济禅师”。

  白龙洞禅院位于万木深处,空翠欲滴;山花夹道,香气袭人;彩蝶翩跹,轻盈美丽;“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风景绝佳!“峨眉十景”之一的“白水秋风”即在附近。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三年(1630),四川巡抚马如蛟游寺,题诗勒石赞颂道:“郁葱佳树拂慈云,幻出槎桠避斧斤。老衲得知山是佛,今人同诵法华文。” 

  洪椿坪的开山祖师楚山和尚,在明万历五年(1557)建造千佛庵时,即发愿在洪椿坪一带培植旃檀林,以《华严经》字数为准,一字一树。第三任住持、蜀中高僧德心和尚继之。四百余载的沧桑岁月过去了,当年他们亲手栽种的树苗,如今早已老干撑云。洪椿坪四周群峰环翠,山抱林拥,葱郁幽静,空气清新。每当炎夏清晨,林中饱和的湿度经过凉夜的冷却,形成奇妙的“洪椿晓雨”,使人感到清爽无比,为“峨眉十景”之一。“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洪椿坪的优美环境,山水清音,是两位禅师为造福后人而树立的无字丰碑!

  清顺治八年(1651),禅门巨匠破山海明的高足贯之性之,为了“建一学业丛林,集有志缁流,研究佛学”,曾带领门人,费时二十年,在南宋龙神堂的旧址上,建成虎溪禅林,即今之伏虎寺,为山中第一大寺。徒孙寂完和尚,按《正法华经》字数字,一安一树,在寺周数里之内广植楠、樟、松、杉十余万株。数十年后,四山林木联成一片,楠松森森,樟杉郁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泉淙淙,深幽清静,这就是今天闻名全山的“布金林”。

  在海拔二千三百米至三千一百米的大乘寺至万佛顶一带,有大片的冷杉林,是清末妙彩和尚率众种植的。因植树时依《华严经》一字一树,所以又称“华严林”。冷杉是一种珍贵树木,其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很高。这位妙彩和尚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中过武举、虎背熊腰、力能扛鼎,可单手举起三百斤重的铁香炉,中年在峨眉山金顶出家为僧。他痛感高寒山区水土流失和建寺用材的缺乏,乃大力提倡种植针叶林,且身体力行。在他出家后几十年的岁月里,亲手栽种的面积竟达方圆二十多华里。今天,当人们漫步在凝青聚翠的冷杉林里,会油然升起对这位大德的敬意。

  妙彩和尚圆寂于民国二年(1913)。临终时告诫后人:如果因修建寺院需要伐树时,伐一棵必须补种十棵,并遗言将他的骨灰撒入冷杉林中。

  今天的峨眉山,已知植物有三千余种,每个山头都为森林覆盖,每座寺院都是绿拥翠绕,每条山径都是浓荫夹道。春风荡漾之时,或夏雨初霁之际,不尽的繁枝绿叶,直让人觉得青翠欲滴,秀色可餐!这固然是大自然的厚爱,但也是峨眉山历代僧人辛勤培植和精心护林的结晶。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0637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