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无尽,万行庄严,来到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参访修学,就应该将自己的虔诚之心体现在领悟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上来。“愿”是菩萨的崇高理想,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人生做个很好的规划,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还必须要有行动,这就是“行”。普贤菩萨的“行”就是要我们去精勤实践,大行无尽,所以,“普贤行”对于我们众生的生活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

  永寿法师,196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1982年在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1985年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曹洞正宗第六十五世衣钵传人。

  法师以《华严》思想及普贤菩萨“行愿”精神为指南,创造性地将曹洞宗的修证理论结合峨眉山实际,择机契理地提出了建设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修行、教育“三个中心”的新理念,并提出了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积极入世的 “五妙共品”新思路,并将其贯穿于金顶华藏寺改造、建设金顶十方普贤铜像和恢复大佛禅院的建设中。

  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当前位置:峨眉山佛教网 > 方丈足迹 > 文章
从心灵环保到生态环保

  佛是“大医王”,医治众生心病。心病皆因污染而起,佛法即是指导众生如何除染显净。另一方面,人由五蕴所构,色身依器世间而存在,按佛教缘起观,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和事物都与自已紧密相关,因此,佛教主张通过净化人心来净化自然环境,主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修菩萨道,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发展出了独特的佛教生态环保思想,在进入绿色发展时期的当代中国,这种思想更显示出其巨大价值。

  一、从自心清净到世间清净

  佛陀证道后,宣说四圣谛法,揭示出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贪、嗔、痴三毒,由此引生八苦,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能自拔。佛教修行就是寂灭三毒,使心清净,以五戒、十善为基本道德信条。尽管当时没有环保的概念,但僧团强调“不杀生”,出门外出携带滤水袋以防误食微小生命以及在草木、虫蚁繁殖季节安居以防外出时误踏、伤害生灵,这是佛教环保思想的萌芽。

  佛教以缘起观为基石,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环保思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诸法皆种种条件和合而成,非孤立存在,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和合共生、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同样,佛教的“依正不二”理论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菩萨与众生亦复如是,故《普贤行愿品》言:“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大乘佛教除了追求个人解脱,更强调“普度众生”,自觉觉他,方能觉行圆满,称之为“菩萨道”,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菩萨道”思想表现在世界观上,认为万有皆是佛性的显现,故《华严经》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在生命观上,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力戒杀生,主张放生,报众生恩;在消费观上,主张惜福、节欲等等。

  至此,佛教实现了从心灵环保到生态环保的升华,主张通过净化人心来净化环境,故《维摩诘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对心灵环保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作了高度的概括,若内心清净,所处的世界就是净土;若能将慈悲心推及社会及自然,世间就是净土。净心的主要内容为净除贪嗔痴三毒:净除贪心,少欲知足,以不伤害他人、众生的幸福为前提;净除嗔心,增强爱心,爱他如己;净除痴心,追求心灵智慧,息心除妄。通过心净、行净、众生净,依靠众生共业之力,而实现内净自心、外净世间的目标。

  诸佛菩萨以自身之愿力,创造了无量佛净土,并成为佛教对理想生态的设定,如阿弥陀佛净土,“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如药师如来琉璃光净土,“彼佛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这些净土洁净、美丽,是诸佛菩萨功德圆满时所现的清净国土,也给我们勾画了一幅人间净土的美好蓝图。如果我们能以诸佛菩萨为典范,净心净行,以我们的愿力和善业,创造一个优美而有秩序、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人间净土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二、中国佛教的环保思想与实践

  印度佛教戒杀、尊重生命的思想,以培养修道者的慈悲心、达到解脱为目的,应该说,这仅是佛教生态环保思想的无意识善良体现。自佛教传入中国,特别是南宗禅兴起,中国佛教环保的目标已从净化自心上升为庄严国土,并从无意识状态上升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状态。

  从理论上,中国佛教发展了佛性说。三论宗吉藏大师从“依正不二”的角度论证了草木也有佛性。他认为,草木与众生互为依正,不可强以众生为正草木为依,亦不可以草木为正众生为依。二者一而非二,无二无别。他解释说:“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以是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假言成佛。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天台九祖湛然大师依天台“圆融相即”之圆教精神提出了“无情有性”说,不但肯定众生皆有佛性,还认为一切事物,不但是有情众生且墙壁瓦砾等无情之物,都是佛性的具体表现,佛性应包括一切存在。禅宗也认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把自然看作是般若的本体、法身的示现。以上思想以万物一体的理由,扩大了佛性范围,体现了对众生万物的同体大悲心,体现了中国佛教广博的包容和广大的慈悲心,为中国佛教的环保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从实践上,中国佛教历来有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尤其注重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遵循和传播教规教义中的环保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实践经验。如峨眉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并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名录,这些荣誉的获得,正是峨眉山历代僧人注重环境保护的结果。峨眉山有著名的三大人工林旃檀林、古德林、布金林,至今存在,其原因在于僧人们植树时,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佛教仪式性包装,使活动的对象具有神圣性。别传禅师在植造古德林时,相传当日种一树,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数计,植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株;寂玩禅师在伏虎寺植造布金林时也有类似行为,通过如此的祝圣仪式,这些树木也成了神树,不可樵采,砍之必遭报应。这些林木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也成了吸引四方游人香客来此朝圣礼佛的重要因素,其经济价值更不可估量,按习近平主席的“两山论”,这就是一座金山银山。除了峨眉山,我国还有十多处与佛教密切相关的景观名胜地被列入“双遗产地”名录,如大足石刻、龙门石窟等,还有分布于各地名山大川的著名寺院,如普陀山、九华山、灵隐寺等,不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更是佛教重视环境保护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环境保护已成为中国佛教千百年来有意识的自觉行动,中国古代僧人也将山石竹木赋予灵魂来赞颂,“禅心染得千山绿”、“天下名山僧建多”,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佛教僧众的辛勤劳动,凿井引水、修路架桥、植树造林,营造一方绿水青山,为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庄严国土作出了贡献。

  中国佛教四众弟子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也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早在南朝梁武帝时,僧人就开始素食,这一传统保存至今,也影响了中国民间的素食行为。在动物种类正急速消亡的今天,素食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中国佛教的“惜福”观念,所谓“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就是学佛者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总之,正是由于历代高僧大德、善信居士,践行万法平等、相依相待的生态环保思想,不仅使人心得到净化,环境也得到治理而美化。

  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佛教环保事业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染也日益加剧,雾霾、水污染、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升为全党主张和国家意志,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提升,这是站在人类发展命运的立场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总体部署,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有许多表述,展现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其中以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的阐述最为全面、经典。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句话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有侧重又不可分割,构成有机整体。他对此解释说,“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习近平主席独具匠心地通过深入阐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来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了在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不断调适过程,也即是对自然作为从认识对象到利用对象、再到亲近对象的认识过程,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依存、共生、同荣、温暖的关系。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曾对门人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以认识过程及境界论,习近平主席的“两山”论与惟信禅师的“山水论”不谋而合,表达了自然不是被利用的工具、而是与人类相依相存的生命共同体,因此应该抛弃过去那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并努力创造在大自然怀抱中和谐共生的新的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将个人、社会、自然打成一片,是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石,更是建设人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人间净土的指针。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佛教,应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己任。习近平主席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中国佛教一直重视环境保护,提倡惜福,崇尚简衣素食的低碳生活,与习近平主席的绿色环保理念完全契合。全国佛教界要积极行动起来,更加积极开展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活动,不仅在寺周,还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绿化工作,寺立一处、绿化一方。素食是一种健康、绿色、低碳、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提倡素食也是佛教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落实不杀生的有力保证,国内各寺院应当积极开展此项工作,除了五观堂能为信众游人提供素食,也要积极开办素斋馆,以推广健康、环保、低碳的健康素食,并塑造具有特色内涵的餐饮文化。要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弘扬佛教教义中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引导大众的力量去保护环境,倡导文明进香,提倡用鲜花供佛,不使用难以回收分解的塑料花,倡导惜福观念,提倡资源回收,对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佛教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追求内省的解脱道到普度众生的菩萨道的发展历程,以实现个人、社会、自然全面和谐为最高目的,蕴育了丰富的环保思想,无疑能为当代环保事业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进入新时代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基本国策,佛教界更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助力国家绿色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发挥佛教徒的积极作用并影响更多的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建立“环保就是修行”的理念,将心灵的净化与环境的美化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国家的环保事业,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创造一个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佛教徒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的主旨发言)

 

2019-02-27 11:16

主办单位:峨眉山佛教协会|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禅院|邮编:614200

峨眉山佛教协会电话:0833-5590995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28 蜀ICP备07002121号-1

您是本站第24096616 位浏览者